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6岁男孩身高疯长到199cm!一查懵了……很多家长有误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08:54:00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许多父母都会关注

“孩子今天有没有长高一点”

长得太慢会担心

但长得太快也挺吓人

河南16岁的小张(化姓)

就因为长得太高而感到自卑

母亲身高160cm,父亲身高175cm

小张从小就比同龄人高

“刚开始觉得长得高

不就是吃得好吗

但后来发现有点不正常”

短短三年内

小张迅速增高25cm

身高达到了惊人的199cm

“我不想长这么高

越高越被别人说!”

↓↓↓

超出常人的身高

也让小张的心理产生了变化

他曾一度崩溃

就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个子高,手也比平常人大的多

心里多少还是有点自卑

小刘的父母注意到

孩子过快的长高速度后

立即带他去郑州人民医院检查

一查吓坏了

↓↓↓

小张的生长激素

超出正常值一大截!

进一步检查后

确诊为

生长激素性垂体腺瘤

也就是小张的脑垂体上

长了一个 小肿瘤

医生为小张安排了手术

目前,他的生长激素已恢复正常

医生提醒:警惕这些信号

医生介绍,脑垂体位于大脑底部的正中央,是多个不同的细胞组成的集合体,别看它只有豌豆大小,它可是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

如果垂体上长了肿瘤,就像“指挥官打了个盹”,激素水平、器官功能就会失去平衡,头痛、视力模糊、闭经、皮肤粗糙、肢端肥大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它发出的信号弹。

一般来说,人的身高70%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另外30%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睡眠、疾病等因素。

如果后天因素作用发挥得好,即便父母身高不占优势,孩子也有机会拥有理想的身高;相反,若后天因素作用发挥得不好,即便父母双方身材高大,孩子的身高发展也可能不尽如人意。

在孩子生长发育方面

都有哪些误区?

父母如何"避坑"?

赶紧来看看

↓↓↓

误区一:

很多家长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1/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

误区二:

接近30%的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

误区三:

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发现孩子矮小后,固守"晚长"、"二十三窜一窜"等这样的错误观念而盲目等待。

这6种类型的孩子需要重视

早发育型 :性发育早的孩子身高生长具有欺骗性,长得早停得早,身高往往不及性发育正常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

发育迟滞型 :父母身高不算矮,孩子身高却低于周围同龄的孩子。此类孩子需尽早来医院检查,找出原因,定期监测生长情况。

营养失衡型 :在同龄儿童长个时却“横”着长,又出现性发育的表现(如乳房增大、睾丸增大、长胡须、出现阴毛等),有向“小胖墩”发展的趋势。此类孩子多是营养失衡,导致身体、骨骼发育不良。

生长缓慢型 :2~12岁左右的孩子,每年身高长幅小于4~5厘米,且身高低于该年龄平均值属于生长缓慢型。这类孩子若及时就医、综合调理、延缓骨骺线闭合,每年多长3-4厘米还是有希望的。

家族遗传型 :父母双方或一方矮小(母亲身高低于150cm,父亲身高低于160cm),或其家族中存在多个矮个子,可能存在影响生长素分泌相关的疾病。这类孩子建议尽早查明原因,抓住后天生长期,科学补充营养,促进生长素分泌和骨细胞再生能力,也能达到理想身高。

先天不足型 :怀孕阶段因母亲营养不良、疾病等原因,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出生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出生后孩子生长缓慢,如2~4岁身高还未追上同龄儿童。这类孩子在婴幼儿期就需定期监测,及时调理各项身体机能,其体质和身高会有明显改善。

想要提前“剧透”孩子身高么?

这则公式要记好啦!

男孩身高 :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6厘米

女孩身高 :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13)/2±6厘米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家长务必保持高度的警觉与细心

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

一旦发现孩子发育出现了异常

都应及时带孩子

前往正规医院检查

综合小莉帮忙、郑州人民医院、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

来源: 新闻坊

相关文章

“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

小孩子成长太快,而衣服太小,就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在浙江工作期间,针对义乌发展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同志曾打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方。彼时的义乌发展迅速,但面临一些体制机制束缚,就像不合身的小衣服,限制了义乌这个“成长快的孩子”继续大步向前。2006年,浙江发布文件破解义乌“小马拉大
2025-09-08 17:08:00

一上课就发烧,回家立马好!14岁女儿得“怪病”,妈妈被折磨坏了,医生提醒

无论是学校还是课外辅导班,只要一读书就发烧,但凡休息又完全和没事人一样,张女士近期可被14岁女儿小敏(化名)的“怪病”折磨坏了。故事要从四个月前说起,每到下午两点左右,张女士就常会接到来自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发烧了,体温近38℃,建议家长带去医院做治疗;可一领回家,小敏的高烧又立马退了,连着测了几
2025-08-31 17:16:00

永医科普丨儿童脊柱侧弯早发现:家长能做些什么

脊柱侧弯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骨骼发育问题,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影响孩子的体态、生长发育甚至心肺功能。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掌握简单有效的观察方法,能为孩子的脊柱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一、日常观察:从生活细节捕捉异常信号1.看体态对称性。让孩子脱掉上衣站直,从前方观察:肩膀是
2025-08-14 17:01:00

多举措整治市场乱象 遏制未成年医美歪风

【来源:中国商报】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本应是青春绽放的季节,却成了某些医美机构眼中“收割”未成年人的“黄金档”。未成年的咨询者、激增三成的手术量、精心炮制的“幼态审美”话术……一场裹挟着商业利益与畸形审美的“低龄整形热”正悄然蔓延,背后蕴藏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系统性风险。虚假营销正让越来越多的花季少年
2025-08-13 12:38:00

兰州:父子三十年手艺传承 一碗干煸炒面里的烟火味

小伟在加工干煸炒面城关区华亭街有个“尕鲜哥炒面”饭馆。每当正午时分,这家不足50平方米的小店便被鼎沸人声填满,桌席间攒动的人头里,既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有背着书包的学生,甚至还有推着婴儿车的街坊——他们都是奔着那碗传承了30年的干煸炒面而来。90后的店主鲜小伟正站在后堂的灶台前,他手腕一翻,铁锅在
2025-07-10 09:02:00

“频繁洗头致脱发”是真是假?健康解读来了

“喝有水垢的水易得肾结石”“频繁洗头致脱发”“伤口须用酒精消毒”……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如何科学判定真假?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通过官方渠道,针对多个常见误区,邀请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进行针对性科普。误区一: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水垢,是水里的钙离子、镁离子与碳酸氢盐在加热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和氢氧
2025-07-07 08:4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