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方凯 通讯员张茹)七月的阳高,金杏满枝,甜香四溢。被誉为“三晋名杏”的阳高大接杏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田间地头,金黄的果实压弯了枝条,果农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新鲜的杏果正被制成杏脯、杏仁露等产品;线上线下,订单纷至沓来。在这片承载着果农一年辛劳与希望的土地上,大同市阳高县联社正以金融为笔,饱蘸服务“三农”浓墨,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阳高大接杏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当地特色农业的“金名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该社了解到,从田间管理、集中收购到精深加工、市场拓展中,该产业链存在资金需求集中、周转急的特点后,积极组织客户经理深入果园、合作社、加工企业,精准摸排融资痛点,量身定制金融方案,为杏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量身定制”解难题,源头解渴保生产。面对杏农春季投入大、收购季集中用款急的突出难题,阳高县联社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杏福贷”。该产品以“手续简、审批快、利率优”为核心优势,精准对接杏树种植、日常管护、鲜果收购等环节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同时,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收购现场,提供上门服务、集中授信,确保信贷资金精准直达。2025年以来,该社已投放杏果链贷款超3500万元,有效保障了杏果的顺畅采摘、收购与流通,让果农“杏”福无忧。
延伸链条强“筋骨”,深加工注入新动能。为突破鲜杏保鲜期短、附加值有限的瓶颈,该社将信贷支持重点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针对杏脯、杏仁露等深加工企业及合作社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能提升方面的资金需求,优化信贷流程,倾斜信贷资源,提供期限灵活、额度充足的中长期项目贷款。在该社的贷款支持下,多家企业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效解决了鲜杏的“出路”问题。

畅通渠道拓销路,“金融+”赋能促增收。好杏更要卖得好、卖得远。阳高县联社积极发挥金融科技和平台优势,双管齐下畅通销售渠道。一方面,大力推广“晋享e付”等便捷收单工具,覆盖从果园采摘体验、合作社批发到商超零售的全场景,提升交易结算效率。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大型商超及物流企业,探索构建“金融+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的融合服务模式,助力“阳高大接杏”区域公用品牌搭乘数字化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该社工作人员还化身“信息员”和“联络员”,及时传递市场行情,协助对接线上线下资源,让优质杏产品不仅“种得好”,更能“卖得俏”“收益高”。
从生机勃勃的万亩杏园,到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加工厂,再到通达八方的销售网络,阳高县联社的金融足迹已深深嵌入杏产业链发展的血脉之中。下一步,阳高县联社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初心,聚焦特色产业全链条需求,持续优化金融供给,以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坚实的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