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流域同治塑淮水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4:34:00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近年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传承弘扬水文化,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了淮河贡献。

谋定而动 持续水治理

八月的淮河大地,烈日炎炎。在蒙洼蓄洪区,只见水平如镜,“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巍然屹立,绿油油的庄稼长势正盛,“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一幅民安物阜的景象。

淮委系统总结淮河治理经验,聚焦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流域水安全目标任务,科学编制淮河治理方案,认真谋划水安全保障规划,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水网建设规划、重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数字孪生淮河总体规划……

“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以贯之抓落实。”淮委规划计划处处长倪大银说。

进一步治淮的38项工程开工36项,淮河干流峡涡段、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2项工程开工在即,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洪汝河治理等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等17项工程竣工验收,出山店水库等一批精品工程荣获鲁班奖等奖项……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

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引江济淮二期、昭平台水库扩容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东线部分)、东线二期工程可研持续深化,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稳步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深入实施。

淮河干流王临段、蚌浮段等行洪区调整建设工程基本建成,区内20余万不安全人口得到有效安置,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流域21处国家蓄滞洪区全部建档立卡,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数字孪生蓄滞洪区建设三年行动统筹推进……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持续规范。

淮河防洪“四预”系统投入实战化应用,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快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智慧河湖、水利综合监管等“2+N”数字孪生业务智能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旱涝同治 防御水灾害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和谐稳定,是水利部门的天职。

扎紧口袋管控水源,统筹调度是关键。2025年8月4日11时,历时13天的黄淮跨流域应急分水、补水工作圆满完成,利用东平湖南排工程和梁济运河向南四湖上级湖补水8000万立方米,首次实现黄淮两大流域的防洪抗旱工作双赢目标。

2025年7月,淮河流域有效降雨仅8天,降雨量较多年偏少七成、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淮河干流、洪泽湖、南四湖水位持续降低,抗旱形势日益严峻。

一边淮河干流、沂沭泗河水系旱情持续发展,一边受台风“竹节草”影响局地可能发生汛情,面对防汛关键期严峻复杂形势,淮委该如何应对?

一方面,科学调度流域水工程。2025年7月以来,利用南四湖上级湖先后向湖西丰沛地区引水保灌2500余万立方米、向下级湖补水4000万立方米,调度大型水库累计下泄水量16.14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用足用好外调水。主动作为,淮委第一时间与黄委、山东省水利厅联系沟通,协调利用东平湖雨洪资源向南四湖补水。同时利用引江济淮工程双线引水、全线贯通调水入淮4.4亿立方米,利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满负荷抽江18.7亿立方米。

“我们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持续强化防汛抗旱‘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最大限度调度控制工程统筹蓄水保水和洪水防御,密切关注流域17条(个)重点河湖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情况,会同流域四省制定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加强取用水管控,科学实施应急调水,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抗旱效益。”淮委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何琦介绍。

合力攻坚 守护水生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一头连着美丽中国建设大局,一头牵着千家万户民生福祉。

90余个流域级、1700余个省市级幸福河湖先后建成,重要湖泊退圩还湖累计超260平方公里,9条母亲河复苏河段全部实现全线贯通和增加有水时长、河长年度目标,17条(个)重点跨省河湖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达标率持续维持在90%以上,12万余个侵占破坏河湖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淮河流域(含山东半岛)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淮河干流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输水干线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及以上,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全面完成,严重超采区面积大幅减小……

从桐柏山到黄海之滨,从淮河源头到入江、入海口,从一条条幸福河湖到一个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在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的淮河实践中,水清河畅记录治水成效,岸绿景美凸显生态蝶变,人水和谐彰显人民幸福。

从推动南四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获批,流域15条重要跨省河湖初始水权分配工作全面完成;到淮河水资源调度方案、2025年度淮河水资源调度计划相继获批,首次启动淮河干流及淮河水系12条重要跨省河湖水资源统一调度;再到摸清流域171万处取水工程现状,实现4.2万个取水监测点取用水在线监测……

在每一滴水的合理配置利用中,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整体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江河之变折射时代之变,江河之兴折射时代之兴。

“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江河战略’,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当好‘淮河代言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淮河力量。”淮委主任杨锋说。

人民网记者 欧阳易佳

相关文章

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流域同治塑淮水新生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近年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传承弘扬水文化,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了淮河贡献。谋定而动 持续水治理八月的淮河大地,烈日炎炎。在蒙洼蓄洪区,只见水平如镜,“
2025-08-19 14:34:00

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加紧建设

8月11日,位于东津新区的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项目位于东津新区,项目总建筑面积12.8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农产品贸易中心、农资贸易中心、酒店、地下室等配套服务设施,是一座集展览、会议、商业、公园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会展综合体。项目预计
2025-08-12 10:56:00

沈阳地铁3号线南李官站至方家栏站“洞通”

3号线南李官站至方家栏站实现隧道工程“洞通”。 沈阳地铁供图本报讯 记者张阿春报道 8月5日,随着富民街站至江东街站区间双线盾构顺利贯通,3号线南李官站至方家栏站隧道工程基本完工,实现东段隧道工程“洞通”,为后续工程及通车运营奠定基础。28列3号线新车中,13列已顺利运抵沈阳。3号线南李官站至方家栏
2025-08-08 08:02:00

《内蒙古自治区引绰济辽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出台 九月一日起施行

7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引绰济辽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也是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的实施对
2025-07-28 09:43:00

多元灌溉抗旱无忧

盛夏的清晨,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小冀镇高标准农田里,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指导老师赵亚南在玉米地里,俯身注视着一条条黑色滴灌带。“轻按这个开关,水肥混合液就能顺着滴灌带精准送到玉米根部。”赵亚南一边向种粮大户李绍林演示操作,一边叮嘱道:“现在玉米正处在抽雄关键期,水肥要喂得及时又精准。”田间的滴灌带如
2025-07-28 06:59:00

战高温保进度 驻马店市区春晓街排水工程加速惠民生

全媒体记者 蒋卫芳 李肃肃 杨俊佳(实习)7月22日,驻马店市区春晓街东段施工区域一片繁忙,排水防涝工程正进入紧张作业阶段。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顶着烈日各司其职,管道铺设、土方清运等工序有条不紊推进,整个工地机器轰鸣、人勤事忙,涌动着抢工期、赶进度的火热氛围。据悉,为进一步提升驻马店中心城区防洪排
2025-07-22 17:3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