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灰黑”到“灰白”,两块滤膜背后的北京生态之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1:38:00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田晨旭)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展示了两块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上取下的滤膜。2015年的滤膜,呈现出灰黑色。2024年的滤膜,则呈现出灰白色。从“灰黑”到“灰白”,这中间是一场久久为功的“蓝天保卫战”,也是人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态之变。

2025年3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那张灰黑的滤膜,让我想起了当年高频率使用空气净化器的日子。”如今定居在北京的谢先生2013年来到北京求学,在他的回忆里,彼时的北京一到秋冬季,每周都有几天是灰蒙蒙的,自己的心情也很受影响。

2015年12月25日,一名市民在拍摄笼罩在雾霾中的北京故宫角楼。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事实上,谢先生的经历,也是许多北京市民的共同记忆。十多年前的北京,空气污染频发,“爆表”是秋冬季高频词,“霾天”常与秋冬相伴。为改变这一状况,在国家“大气十条”要求的基础上,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自此,“蓝天保卫战”打响,一轮轮空气治理行动接续展开:

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新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持续推广新能源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搭建“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大数据监测网络;形成“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测部门感知发起、监察部门执法检查”的“三监联动”精准调度智慧模式……

2017年3月18日,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实现了北京电厂无煤化的目标,北京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十余年的时间里,北京强力推动空气污染治理,携手天津、河北及周边区域在合力治污、联动执法、联合应急等方面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微克一微克地攻坚大气污染治理。渐渐地,各项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越来越多。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沈秀娥介绍,2024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连续四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79.2%,同比增加19天,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114天,为历年最多。重污染天由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24年的2天,降幅达96.6%。

2024年11月29日清晨,摄影爱好者在北京故宫西北角楼拍摄朝霞。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以前北京秋冬季几乎啥都拍不了,现在能用相机留下的美丽景色越来越多了!”对于十余年来的变化,摄影爱好者牛先生十分感慨。谢先生也感叹:“最近几年变化非常大,蓝天越来越多,河湖也越来越清,周末去家附近的温榆河公园游玩成了我家的‘固定行程’。”

从“繁星无影”到“蓝天常在”,“北京蓝”装点在中轴线的背景里,留存在市民游客朋友圈的靓照里,更深深印刻在北京生态环境治理的时间轴里。如今,北京空气治理成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还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蓝天常在”是否意味着“蓝天保卫战”可以鸣金收兵了?答案是否定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介绍,当前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仍处于高位、远超环境容量。这种条件下,一旦遇到秋冬季逆温、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容易造成污染物累积、转化,导致区域性污染过程的出现。

空气质量改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仍在向纵深延续。今年1月,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0.1微克”行动,北京将更加科学、精准、精细地开展污染治理,推动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同月印发实施的《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全力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我们将锚定美丽北京建设目标,坚持以提升‘含绿量’为主线,通过结构的不断优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减排的不断深入,多管齐下,推动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谢金开说。

相关文章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五一假期运输29日全面启动,自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客流最高峰为5月1日。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意愿强烈,客流呈现出行
2025-04-30 00:00:00

提升好住房设计水平,四川好住房设计导则通过审查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记者4月28日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四川省好住房设计导则(送审稿)》(以下简称《导则》)专家审查会近日在成都召开。经过研讨与审核,专家组一致同意《导则》通过审查。《导则》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编制,
2025-04-28 20:41:00

中民景赫申请铁合金产品冶炼浇注机及浇注方法专利,延缓铁合金液以及钢包热量流失

金融界2025年4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民景赫(北京)矿业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铁合金产品冶炼浇注机及浇注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19794312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冶炼浇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合金产品冶炼浇注机及浇注方法,浇注机包括:
2025-04-25 13:02:00

中国航天日·航天科幻季暨万达广场首发节活动启动

中国日报4月25日电(记者 赵磊)4月24日,在第10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等指导,人民VR、航天科幻、万达广场联合主办的"中国航天日·航天科幻季暨万达广场首发节活动"在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启动,并同步推出《探月计划 航天展》北京首展。活动以"探索无界
2025-04-25 12:21:00

从香江到京华:一碗面的双向奔赴——青海拉面串联经贸合作与民族融合新篇章

今年2月的香港会展中心,青海拉面师傅在维港之畔展演“拉面穿针”技艺,面团在拉面师傅手中翻飞,最终化作60根细若发丝的面条穿过针眼,赢得香港市民朋友的点赞:“这不仅是美食,更是中华民族的匠心传承。”这场由省政府、省商务厅、省委宣传部等共同举办的2025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系列活动,聚焦青海绿色有机产
2025-04-25 10:13:00

《天宫建成了》中国空间站系列科学绘本发布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近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翻开绘本看天宫,点燃少年航天梦”——《天宫建成了》新书发布暨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北京育英学校举行。据了解,《天宫建成了》中国空间站系列科学绘本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8所审定的原创科学绘本,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
2025-04-21 17:1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