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受理即批复”、重点项目环评容缺办理!这场座谈会上,企业与部门面对面聊开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0 22:46:00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在成都,同样激起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2月20日,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生态优园惠企会客厅”暨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部署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60余家成都企业负责人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及审批处、大气处、应急处等相关职能处室“面对面”交谈,现场座无虚席。

“信心”“务实”,是企业在会上感受到的关键词,现场,企业家们有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有的则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提出诉求,而这些来自企业一线的声音,在现场就得到了回应。

企业诉求:

减少环保数据重复报送、增加政策信息披露渠道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都搭建了相关的信息报送系统,企业填报这些环保领域的系统和平台时,经常需要将同一个数据分别报送到几个平台,工作量大、效率低。”现场,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刚提到,这些平台的填报内容均有相关联之处,“能否在确保数据完整准确收集、进行合规披露的前提下,将多个系统整合,或者将多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关联,这样既能降低政府在平台上的投入,也能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

面对面坐着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从前期的调研来看,信息重复报送确实是不少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环保领域有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环评管理信息平台、排污许可管理系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管理系统等,涉及大气、水、排污许可等多个方面。”针对企业提出的信息重复报送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运用‘报表通’等手段,想办法进行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的填报量。”

对于不少生物医药、化工企业而言,工业固废、危废以及金属废屑的处理问题十分棘手,如何在保证合规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座谈会现场,不少企业都提到了这一“痛点”。

怎样破解?“一方面,我们支持鼓励企业从源头减量,同时也正在规划布局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点位,包括分拣、筛选等,确保能利用的再利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处长杨勇回复,另一方面,去年成都印发了《关于规范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水泥窑设施、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所有的垃圾发电厂,包括水泥厂,只要在原来产能基础上不增加20%的情况下,可以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工业污泥。这也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政策范围内,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污泥进行对接处理。”

提前收集好问题清单,预留更多时间给企业“答疑解惑”。记者在现场还看到,除了“面对面”的讨论解答以外,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还建立了“成都生态优园惠企线上会客厅”微信群,“会议结束后,邀请企业加入群聊,有什么问题情况第一时间提出,我们将快速高效解决。”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环评审批“全程网办”“零跑动”

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

“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为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了很好的沟通平台,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更好地规范企业的环保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的诉求也能进一步传递到市生态环境局,为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会后,刘刚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对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处长杜康而言,这样的交流也让他收获颇多。会前,他们针对成都市60余家园区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收集了问题诉求,“现场,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共性问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关于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决策部署 高效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我们探索承诺制项目环评‘受理即批复’,推进重点项目环评‘容缺办理’,同时分级分类推动中试项目落地减负提速,今天会上的不少企业都可以通过《政策措施》来解决目前环评遇到的问题。”杜康说。

杜康还提到一个案例。就在两天前,成都市承诺制“受理即批复”获批的首个项目已成功办理——双流区精量电子有限公司投资2540万元生产线扩建项目申请环评审批,在企业申报材料齐全后,当天提交、当天受理、当天批复,实现“全程网办”“零跑动”,减轻了企业经济及时间成本。

建立园区环保首席服务制度,变“园区跑腿”为“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危险废物转运处置“一站式”服务;豁免“工业上楼”项目环评,以四川天府新区凤栖基地为例,预期可为企业节省成本200万-400万元……成都,正激起环保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活水。

“接下来,我们还将坚持‘用户思维’,从环保要素保障、低碳产业转型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天候办’‘不分节假日办’‘全程网办’;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加快推出小切口、大成效、易兑现的微改革、微创新,支持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相关文章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多重信号!一财大V解读 | 一财号每周思想荟(第16期)

宏观慧眼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可能侧重向服务业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王运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会议提出要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央行将会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或释放流动性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政策性银行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可能会成立“稳外贸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
2025-04-30 17:40:00

冲上热搜!麦琳瘦身成功晒变装视频,此前自曝瘦了44斤

近日,因综艺节目《再见爱人》而引起全网关注的麦琳,在社交平台上传变装视频,视频中麦琳自信舞蹈、妆容精致,瘦身成功后整个人自信明媚,引发热议。话题“麦琳这是瘦了多少”冲上微博热搜榜。有网友感叹“真的瘦若两人”“麦麦,你真的强得可怕”“执行力这么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此前,麦林晒出视频称自己从怀孕的1
2025-04-30 09:55:00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五一假期运输29日全面启动,自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客流最高峰为5月1日。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意愿强烈,客流呈现出行
2025-04-30 00:00:00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奔跑的力量

4月23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奔跑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报纸版面截图。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坚持实干为要,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全媒体专题报道——“在这里,感知经济脉动”,瞄准短期之“形
2025-04-28 19:0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