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弘业期货:业绩突飞猛进 合规问题不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1:01:00    

2024年金融行业经历了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持续强化监管。动荡环境下,不少行业内企业承压。截至4月8日,共有9家A股多元金融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有6家企业出现了营收或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不过,弘业期货却实现了净利润翻倍式增长,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

业绩突飞猛进的同时,弘业期货却在合规方面频频触及红线。弘业期货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开荣曾多次强调合规的重要性,公开表示,“期货行业需进一步夯实合规风控基础,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要求,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的宗旨,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然而,报告期内出现四项重大违规行为,表明弘业期货并未做到“知行合一”。同时,频繁违规换来的高速增长,更是有违当前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

全年业绩逆势上扬

弘业期货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47.99%;归母净利润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2.80%;扣非净利润2653.9万元,同比增长488.70%。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弘业期货方面表示,“公司的期货业务也依赖并受益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表现,受经济环境、监管政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国际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无论是与同业相比,还是与自身相比,弘业期货去年的业绩表现都相当出色。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151家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增长2.97%;累计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降4.1%,延续2022年后净利润下降趋势。弘业期货在行业承压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势上扬。从2022年至2024年年报数据看,弘业期货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84%、27.2%和47.99%,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营业总收入构成来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成为弘业期货业绩增长的“主力军”,去年营收金额超25.6亿元,同比增长52.26%,占营业收入总比重达89.16%。对此,弘业期货表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弘业资本期现基差贸易业务规模扩大,现货销售收入增长。记者注意到,弘业期货在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率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弘业期货在期货代理业务、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境外金融服务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仍有部分业务板块显著下行。弘业期货年报显示,2024年,集团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73亿元,较2023年的1.97亿元下降12.0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61.12亿元,同比减少12.54%。

监管处罚频繁

“合规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将始终坚持稳健经营,加强风险防范,确保业务合法合规运行”“培育和形成了以合规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年报中,“合规”表述高达79次。尽管多次强调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但报告期内,弘业期货却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多家监管部门处以行政监管措施。

2024年6月25日,弘业期货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存在接受有关委托人提供的具体投资标的等实质性投资建议,未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的情况,被江苏证监局责令改正。2024年9月14日,弘业期货长沙营业部存在员工违规为客户的期货配资活动提供便利并获取报酬的情形,被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2024年11月25日,弘业期货存在分支机构向境外子公司介绍客户并向员工发放业绩提成的情况,被江苏证监局责令改正。2025年1月24日,弘业期货因未建立规章制度将员工办公电脑MAC地址、IP地址以及工作手机号码纳入交易监控范围,内部管控存在漏洞,再遭监管部门处罚。

除年报披露的处罚情况外,记者注意到,弘业期货还曾因其他合规问题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弘业期货大股东弘苏实业因司法强制执行,所持股份累计减少7518.26万股。随后,深交所发布监管函称,该股东在权益变动期间,存在持有弘业期货这一上市公司股份变动达到5%时,未按照规定停止交易并履行相关权益变动的信披义务。

值得一提的是,弘业期货合规问题引发江苏证监局高度关注。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唐理斌带队赴弘业期货调研指导,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培育情况。江苏证监局期货监管处、信息调研处主要负责人就强化合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和工作要求。

如何增强发展后劲

展望2025年,弘业期货持积极看法:“随着与期货和衍生品法配套的管理办法的全面出台、各业务条线专项业务政策的逐步落地,期货行业生态将进一步优化,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谈及未来布局,弘业期货表示,公司将以“科技驱动、专业深耕、创新突破”为发展主轴,构建“以期现为牵引、以交易为核心、以投研为驱动”的新模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打造行业领先的期货与衍生品综合服务平台。

记者注意到,弘业期货方面着重强调向科技型公司转型的战略方向,表示将依托金融科技,构建智能化运营体系,提高整体业务效率。然而,从年报来看,弘业期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一方面,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13.9%,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下降至0.06%;另一方面,其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25%,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下降至0.94%。

年报中,弘业期货将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络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但在过去的2024年,弘业期货收缩态势明显,先后撤销了海门营业部、溧阳营业部、海口营业部和张家港保税区营业部。同时,撤销了深圳分公司,另有南京分公司和北京分公司于报告期后办理撤销手续。

对于弘业期货而言,强化合规建设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年初举办的2025年工作会议上,苏豪控股集团副总裁、党委委员晋永甫要求:“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在期货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要持续强化合规风险防控、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弘业期货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伟雄也表态称:“以更强力度巩固合规经营基础。”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相关文章

全省率先实现办理户籍业务“零跑腿”,济南不断优化户籍政策

户政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2025年济南市公安局在户政服务方面将有哪些便民举措,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公安局人口基础支队支队长单金文介绍,截至目前,济南共通过“不见面办理”为全市群众办理业务3.38万笔,收到社会各界好评。单金文表示,去年以来,济南
2025-04-30 10:19:00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全球科研城市百强中位居31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规上工业产值近六成

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介绍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据悉,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实现再进位,多项关键指标稳居全省首位,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2025-04-29 11:34:00

发布亮眼一季度报后,东阿阿胶股价跌停:现金流隐忧引发争议|大鱼财经

4月27日,东阿阿胶(SZ000423)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稳健的双位数增长,数据表面亮眼。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东阿阿胶股价在次日交易中触及跌停,引发了投资者之间的激烈讨论。一季度业绩亮丽与股价罕见跌停根据财报,东阿阿胶在2025年第一季
2025-04-29 08:14:00

硅片综合市占率下滑,TCL中环如何扭转颓势?

“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TCL中环(002129.SZ)董事长李东生在年报中对业绩巨亏原因如是说明。2024年受行业阶段性去产能影响,主产业链上市公司普遍亏损。TCL中环作为硅片领域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成本领先以及初创了210大尺寸硅片,但行业寒冬中,决策失误被放大
2025-04-28 20:3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