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微创之刃“雕刻”人体“生命通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0:10:00    

来源:大连日报

“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今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这一当场喊话,瞬时让“体重管理”在网络平台刷屏,更多人则开始认真思考——当肥胖率持续走高、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体重管理已不再只是个人“形象工程”。

提到减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节食、运动或者服用药物,但是对于BMI值(身体质量指数)过高,已经达到肥胖标准,采用其他减重方式效果不明显或者反弹明显,尤其是已经患有并发症的人群,减重手术往往能够给患者带来惊喜。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二科是国内首批开展此类手术的科室,已经帮助数百位饱受肥胖困扰的人士成功减重。胃肠外二科主任赵国华表示,胃肠道是人体的“生命通道”,其健康是所有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室以微创技术为矛,从腹腔镜下胃肠肿瘤的根治术到减重代谢手术的革新,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抗癌利器”到疝修补术的治疗升级,为患者开辟了一条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之路。 柳毓 邹霞

精准术式破解“肥胖密码”

肥胖对于健康的危害已无须多言。肥胖患者往往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疾病等的高危人群,严重肥胖甚至会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于肥胖人群,单纯依靠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人的意志品质要求很高,很多人难以坚持;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食欲调节中枢,减少患者的饥饿感和食欲,但是停药后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出现反弹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超过了原有的水平。减重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和其他减重方式相比,手术能够大幅降低体重,手术效果评价标准为术后半年减掉超重体重的一半,比如300斤的患者术后半年至少可以减掉80~100斤,而且患者术后体重通常能够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赵国华主任介绍说,减重手术不仅能减轻体重,还能改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许多患者术后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都能得到显著改善,甚至部分患者能够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对于因肥胖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来说,减重手术甚至是一种救命手段。

与大多数胃肠外科手术一样,减重手术也是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其中最常见的术式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手术。它通过切除胃底,形成袖状胃,减小胃的容积,限制食物的摄入量,有效减轻患者饥饿感,避免暴饮暴食,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这种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多数患者在术后一周内即可出院,成为许多减重患者的首选。科室在率先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之后,还成功开展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糖尿病。赵国华主任提醒大家,并非所有肥胖患者都适合手术,需要专业医生根据BMI指数、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确定手术指征,此外减重手术也非一劳永逸,患者术后应充分配合,进行相应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我国的减重手术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减重代谢外科已成为普外科下重要的亚专科之一。中心医院胃肠外二科减重手术开展时间、手术量和手术效果方面,始终处于东北三省领先位置。科室始终致力于探索最佳的减重治疗方案,力求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荣获国际代谢手术卓越联盟IEF认证,并成为中国区创始会员。医院还成立了大连市首个国际糖尿病暨减重手术治疗中心,该中心集胃肠外科、麻醉科、内分泌代谢科、营养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精神心理科等多学科之力,形成了强大的专家团队和完善的诊疗体系,帮助更多肥胖患者在专业指导与治疗下科学减重、健康生活。

胃肠肿瘤治疗也有“秘密武器”

胃肠肿瘤一直占据肿瘤发病率排行榜前列,而大连又是我国胃肠肿瘤的高发区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胃肠肿瘤患者的首选。在中心医院胃肠外二科,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术开展已有20余年,微创比例达到90%以上。科室对于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个体化有着严格的要求,规范化要求医生依据医学指南进行操作,而个体化则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针对性方案。自医院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之后,胃肠外二科很快成为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大户”,尤其是在复杂胃肠肿瘤的切除方面,他们充分利用机器人手术在视野清晰度、机械臂稳定性及淋巴结清扫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大幅度提升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针对大连地区胃肠肿瘤确诊晚、进展期病例多的特点,胃肠外二科使用一种与腹腔镜“搭档”治疗中晚期腹腔肿瘤的“秘密武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胃肠外二科副主任张向文介绍说,在手术切除胃肠肿瘤之后,患者体内有可能残存游离癌细胞。临床试验证明,恶性肿瘤在43℃持续1小时的情况下即可出现不可逆损害,而正常组织可持续1小时耐受47℃。手术之后,通过特定的装置使灌洗液在腹腔内循环一定的时间,通过化学药物和物理热循环的双重作用使患者的癌细胞通透性增加,化疗药物的作用增强,可以起到降低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可能性,改善预后的治疗目的,并减轻化疗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胃肠外二科在国内首批引进这项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胃肠肿瘤早期治疗和中晚期治疗效果完全不同。如果发现早、治疗早,患者长期生存率高,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也好。遗憾的是,很多患者是胃肠出现了严重症状才到医院检查,一经检查就是胃癌或肠癌的进展期,中晚期比例甚至达到70%左右,五年生存率也下降至20%左右。张向文副主任对此十分痛心,他建议有家族史、不规律作息、刺激性饮食等胃肠肿瘤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胃肠镜检查,普通人45岁以上也应至少做一次胃肠镜,了解自己胃肠状况,一旦发现胃肠息肉,就可以将其切除,避免未来发生癌变的可能,即使发现早期胃肠肿瘤,也可以早诊早治。

“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60多岁的张阿姨被反酸、咳嗽困扰了十多年,反复治疗也未见好转。她慕名来到了中心医院胃肠外二科,张国华主任为其检查后,确诊张阿姨得的是食管裂孔疝,而非她一直认为的哮喘。经过一个多小时胃底折叠术的手术治疗,张阿姨终于摆脱了疾病的痛苦。

赵国华主任说,食管裂孔疝会导致胃酸反流至食道,使食道产生烧灼感,导致食道炎症和溃疡,严重时还会出现哮喘、反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但是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胃肠外二科运用先进设备,能够辅助诊断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治疗时使用的胃底折叠术,属于一种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通过精准修补食管裂孔疝并对胃底进行内层折叠,达到抗反流的目的。与传统手术相比,胃底折叠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疝类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但如果延误治疗,同样会给身体带来“大问题”,甚至产生并发症。手术是治疗疝类疾病最主要的方式,胃肠外二科每年的手术中,有约1/3都与疝类疾病相关。目前,疝手术同样朝着精细化与微创化的方向发展。以最为常见的腹股沟疝为例,传统手术方式是“挪东墙补西墙”,通过解剖周围组织进行强拉修复,但这种方式复发率高,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慢。胃肠外二科则主要采用无张力修复技术,使用生物补片进行修补,并在国内较早开展TEP手术(经腹膜外修补术),通过在腹壁上进行操作,不进入腹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腹膜的损伤,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术后疤痕小,是目前疝手术中最高级的术式。

相关文章

一“眼”看透38项身体健康密码

□河南日报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王世珂拍摄一张眼部照片,“伏羲慧眼”可预测身体的38项生物指标。河南日报记者 李晓敏 摄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2号楼9楼眼科研究所展厅内的一块大屏幕上,随着一张眼部照片的注入,一系列检查结果瞬间清晰显现。这是“伏羲慧眼”的日常操作:仅需一张眼底照片,它就能诊断当前眼部疾病
2025-04-29 18:24:00

陕中二附院妇五科完成复发性子宫癌肉瘤盆腔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五科团队迎难而上,在毫米级解剖间隙中完成高难度转移病灶切除,为晚期复发患者重燃生命希望。“6年前那场手术很成功,我以为彻底告别了病魔……”当73岁的李阿姨带着复发的检查报告再次走进妇五科诊室时,盆腔内4cm的转移病灶如同定时炸弹,将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瞬间拉回残酷的
2025-04-29 17:08:00

洞穴潜水失联73小时后获救 医生告诉你“失温”急救怎么做

【来源:扬子晚报】今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队员在广西百色市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最终成功救出。近日,大量救援现场、救援细节首次披露,当事人在极端环境中尽自己最大努力维持体温、保存体力,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失温到底有多可怕?又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失温?为此,记
2025-04-28 10:27:00

可怕!差点毁容!无锡人千万别拍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从武汉市第三医院获悉,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达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患者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日前,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诊室,32岁
2025-04-27 06:36:00

精准护航花季少女!贵阳妇幼保健院团队破解生命 “隐秘通道” 难题

近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青少年妇科团队(普通妇科一病区)成功为三名生殖道畸形小姑娘实施矫正手术,三例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三位花季少女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该科室团队在女性生殖系统畸形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范本。 突破技术难点,精准护航生育力生殖道畸形是女性
2025-04-25 12:14:00

总台记者观察丨英政府“节流”困境:病患苦等医疗 军费却逆势上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据英国媒体当地时间21日报道,英国自由民主党通过信息自由请求获取的数据显示,英国近5万名急诊患者在医院推车床上等待超过24小时才被安排住院,其中年龄为65岁或以上的患者占比约70%,部分急诊患者需要等待长达10天才能住院接受治疗。而与此同时,英国财政大臣23日在美国参加国际货币基
2025-04-23 16:4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