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外卖员分享“最不能点的外卖”,你吃过几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20:33:00    

今天(3月17日)上午

一则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位

#黄焖鸡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

中午正是用餐高峰期

不少人都会提前点好外卖

午休时间刚好送到

为啥最好不要提前点?

01

第一拨点外卖的人

收到隔夜菜的可能性更大

曝光黄焖鸡米饭问题的暗访记者在直播连线中表示,回收剩菜、隔夜菜加热后再上桌等现象,在外卖行业中屡见不鲜,他在卧底黄焖鸡后厨过程中曾亲眼看到前一晚被退单的外卖,在常温保存的情况下,第二天会正常售卖给堂食或者外卖的消费者。暗访记者提醒大家“11点前最好不要点外卖”,因为“前一天剩下的食物可能会售卖给第二天先点单的人” 。

日前,“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舆情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暗访了多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加盟店,发现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使用存放多天的发酸食材,顾客食用后的剩菜回收再加工售卖,隔夜发黑的牛肉加色素后冒充新鲜牛肉。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多家门店招聘时不需要员工提供健康证,大量无证店员直接上岗。

12日,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品牌发布致歉信,称:涉事加盟门店(郑州二七万达店、郑州康复前街店、商丘万鼎广场店)即刻停业,并且永久关店。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品牌还表示将进行全国门店深度排查。

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药安办、河南省食安办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02

这些外卖

外卖员从来不碰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曝光后,有外卖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送外卖的他们很少点外卖,因为取外卖时亲眼所见,有一些店难保证食品新鲜和干净。有媒体统计了多位外卖员的观点,这十类外卖,他们自己都不敢吃:

1. 黄焖鸡:多位外卖员最不推荐的就是黄焖鸡,原因是有些不良商家会使用僵尸肉、隔夜菜,甚至回收剩菜制作。

2. 麻辣烫:麻辣烫也是被多位外卖员提及的一种,主要是汤底常被反复使用、食材长时间暴露滋生细菌,丸子类多为低价冷冻合成品,卫生风险高。

3. 盖浇饭:多使用预制菜料包(如鱼香肉丝、咖喱饭),食材清洗不到位、高油高盐。

4. 炸鸡/炸串:半成品冷冻鸡块反复油炸,油质劣化易产生致癌物。

5. 粥类:存在隔夜粥二次加热售卖,甚至有些商家还可能添加增稠剂。

6. 水果捞:坏果削去腐烂部分后切块,用酸奶或调味料掩盖异味,水果新鲜度无法保证,易引发腹泻。

7. 水饺类:多为低价散装速冻饺,馅料使用边角料肉,手工现包比例极低。

8. 炒饭/烤肉拌饭:价格低廉的烤肉多用速冻肉,肉质来源不明,用大量酱料来增味。

9. 料理包快餐:即预制菜,很多外卖商家提前买好相应的菜包,有人下单时加热即可出餐。

10. 汤品:为节约成本,通常料少水多,只通过调味包来增加鸡汤或骨汤味道。

03

外卖员“不选清单”为啥上热搜?

外卖员的“不选清单”之所以上热搜,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在场者”,亲眼目睹过麻辣烫汤底一周不换、炸鸡块反复解冻使用工业增白剂、水果捞以变质水果混入酸奶掩盖异味等不堪。这些场景消费者无从得见,能看到的只是“好评返现”“满减促销”的营销狂欢。

当促销策略精准击中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却扭曲了饮食选择的本意。调查显示,过量点餐导致的浪费中,近三成源于盲目追逐优惠。更隐蔽的是,平台算法通过刷单、虚假评论营造出“高销量”“高评分”的假象,让卫生堪忧的黑作坊摇身变为“网红店”,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信息茧房中逐渐消解。

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是监管链条的断裂。

一方面,大量无证经营的“朋友圈厨房”“微店”通过平台漏洞接单,加工环境甚至达不到家庭厨房的卫生水平;

另一方面,配送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风险放大器,海鲜、凉拌菜等对温度敏感的食物,在缺乏冷链保障的配送途中极易变质,汤品洒漏、烧烤冷透等问题,更是让外卖员沦为“差评替罪羊”。

更需警惕的是,随着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其生产标准、添加剂使用、冷链配送等事关食品安全的环节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部分商家为延长保质期滥用防腐剂,为了降低成本常温配送冷链食品,导致细菌指数飙升。如果“便利”成为唯一卖点,安全便成了可牺牲的代价。当料理包被美化为“中央厨房直供”,当发黑的牛肉被色素“美容”成新鲜食材,当过期原料被重口味调料掩盖,舌尖上的选择权已异化成一场“赌局”——赌的是商家的良心,输的是消费者自身的健康。

如何才能把谈资变成撬动行业变革的杠杆?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强化源头监管,平台也必须摒弃“流量至上”逻辑,将食品安全纳入算法权重,对卫生评级低、投诉率高的商家降权处理。

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外卖行业的“透明化革命”,鼓励商家以直播后厨、公示检测报告等方式重建信任,同时赋予外卖员“吹哨人”角色,建立匿名举报通道,让“在场者”的视线转化为监管的“火眼金睛”。

04

自己做饭更健康

点外卖注意这些“坑”

如今,点外卖、下馆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然而,不少接受采访的外卖员都表示,最干净的还是自己在家做饭。“外面的饭不健康”,长辈们的唠叨,或许还真有科学道理↓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发现,经常在外就餐/点外卖(每天≥2次)与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全因死亡率高49%。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对超过3.5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包括他们的饮食习惯、在外吃饭的频率等。在平均17年的随访中,有2781人死亡。其中有51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638人死于癌症。

通过随访数据分析发现,很少在外就餐的人(每周少于一顿)比经常在外就餐(每天两顿或更多)的人的全因死亡率低49%。

研究表明,在外就餐/点外卖往往能量密度、脂肪和钠含量较高,但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保护性营养素含量较低。最后研究建议,应该鼓励人们在家多做饭吃。

2011年,我国台湾研究人员发表在《公共卫生营养》期刊上一项研究指出,爱做饭的人或会更长寿。在10年的研究中发现,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近50%。

研究截图

研究纳入了1888名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并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的烹饪频率、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就餐习惯等。在这些人中,43%的参与者从不做饭,17%的人每周做饭1-2次,9%的人每周做饭3-5次,31%的人每周做饭5次。

在10年的研究中,共有695名参与者死亡。通过比对他们的烹饪习惯,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近50%,生存时间更长。

一起来聊聊~

综合:央视网、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南方日报、北京交通广播等

来源: 中工网

相关文章

“小学教材逼疯家长”,是时候给家长减负了!

家长不是“作业质检员”,用旧的知识储备强行辅导,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模糊了家校共育的边界。“万的第二笔不是撇吗?”“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缸?”“嗯的拼音竟然不是en而是ng?”“数学题20-x=9,原本两步就能得出答案,现在需要五、六步?”△ 社交平台上,部分教材修改内容引发网友讨论最近,一篇《逼疯家长
2025-04-28 19:44:00

“五一”消费券来啦!嗨购成都攻略发布,最高可抵扣500元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五一”在成都的朋友们有福啦!百万“交子券”“春熙券”优惠不断。超百场活动、千家商户、亿元优惠,好吃好喝好玩好逛全安排。4月28日,成都市商务局推出《“五一”嗨购成都地图》,快来解锁“活力成都 缤纷五月”新玩法吧! 5月1日,开启第一波抢券!计划到春熙路、交子公园商圈游逛的朋友,不
2025-04-28 14:21:00

“美人鱼”溺水观众以为“在憋气” 鉴别是否溺水看这6个要点

央视新闻 有网友4月25日发视频称太原海洋大世界一名工作人员扮演的“美人鱼”在表演时晕倒溺水视频中“美人鱼”身体微蜷曲且伴有抽搐症状有游客觉察到异常在议论她是不是在憋气也有人提出“不像是在憋气”应该是出意外了随后“美人鱼”被工作人员救起目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观察野潜、野泳容易发生溺水情况专业的“
2025-04-27 19:34:00

重新审视AI时代教师的价值

■ 至少在目前,AI并未取代人类所有的工作,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一旦涉及或进入无法模式化的精神世界,人的劳动便很难被取代,这恰恰是教师被需要的原因AI是否可能取代人类的一切工作?似乎有这种趋势。自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是心智与脑力延展、肢体与体力解放的过程。比如,石
2025-04-25 07:10:00

商务部:目前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商务部:#目前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谈判进展# 在今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注意到了外媒近期的一些报道。作为对外经贸关系的主管部门,我想强调的是,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
2025-04-24 17:40:00

账期、毛保、供应链金融,中小商家盼来一场“革命”

作者|惊蛰研究所 成昱 3月17日,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支付条例》)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央视网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目前业内平台对商家的账期从3天到近60天不等。同时有行业人士表示,部分电商平台延长账期占用供应商资金,实质是无息融资用于自身扩张,为了转
2025-04-23 14:2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