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额债权转股权!融创最新公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41:00    

张达

融创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4月17日晚,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称,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

4月17日晚,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称,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

根据公告,融创重组方案将为相关债权人提供将其债权转换为股权的机会,以获得短期流动性及受益于潜在股票升值。同时,债务重组方案还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和“团队稳定计划”,进一步稳固各方对融创的信心。

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房企化债从“展期为主”转向“削债为主”,由于大多数出险企业现金流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者已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不多,而债转股成为了大多数房企重组的标配。

融创公布境外债重组方案

4月17日晚,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发布公告称,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融创现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具体来看,融创重组方案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同时,应部分债权人建议,债务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即孙宏斌)提供部分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东在6年内仅获得该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极其受限的权利,除非达到特定限制条件,否则不能处置、抵押、转让受限股票。通过该计划,主要股东的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让其能够持续为公司保交付、债务风险化解及长期业务恢复贡献价值。

此外,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还推出“团队稳定计划”,在资金来源依旧匮乏的情况下,将通过发行新股份的方式向骨干员工授予股份以作为未来整体薪酬的补充来源,让团队保持长期稳定性。

融创在公告中表示,本重组方案旨在为债权人提供公平公正、最优回报方案的同时保障公司持续经营,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为相关债权人提供将其债权转换为股权的机会,以获得短期流动性及受益于潜在股票升值;另一方面,彻底化解公司的境外债务风险,实现可持续的资本结构,并通过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和团队稳定计划,进一步稳固各方对融创的信心,未来更好地推动项目交付、债务风险化解、资产盘活等工作和长期的业务恢复。

债转股成大多数房企重组标配

除了融创,近日,碧桂园债务重组也取得重大进展。

4月11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已与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29.9%的债权人签署重组支持协议,签立重组支持协议代表公司探索整体方案解决其境外债务的重大里程碑。对于重组方案,碧桂园为债权人提供了五个选项,包括现金要约、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新债券、发行新债券等。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当前房企化债出现新的变化,一是从“展期为主”转向“削债为主”,过去房企主要通过债务展期(延长还款期限)换取时间,但目前核心变化在于大幅削减债务本金成为主流。这一调整缘于市场下行导致销售回款减少、资产估值缩水,房企难以仅靠展期维持偿债能力。二是境内债务重组加速,从展期转向系统性方案,此前境内债务多通过展期处理,但2024年融创等企业启动二次重组,境内债引入削债条款,与境外债重组逻辑趋同。

“从大多数房企的重组方案来看,无外乎债务期限展期、债转股、资产清偿、现金兑付等。”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说,由于大多数出险企业现金流十分紧张,同时资产价值缩水或者已被抵押质押,能够用于抵债的优质资产不多,而债转股成为了大多数房企重组的标配。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委员谢海生表示,当前从企业端化解风险既有政策支持,又是市场期盼,还符合化险的客观规律,是大势所趋,依法重组重整是行业整合优化、迈向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出险房企通过重组取得较好脱困效果,表明在企业端进行房企重组对化解房地产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对:姚远

相关文章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

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暨签订合作备忘录仪式举行。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4月28日,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暨签订合作备忘录仪式举行。省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傅丹舟,副市长向汝莲,市政协副主席、市贸促会会长娄宏福,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左牧出席。会议指出
2025-04-28 22:03:00

江永县举办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气排球比赛

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通讯员 陈丽华 吴雨晴)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4月27日,江永县在一中体育馆举办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气排球比赛。本次比赛旨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升职工身体素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声军,县政协副主席何忠明出席活动。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各
2025-04-28 17:01:00

AI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一汽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邓志华 张诗淼在AI重构生产力的浪潮中,工业制造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近日,中国一汽积极主导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迭代开发,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率先引入物流拣选与搬运场景,开启了“AI+制造”的深度实践。据了解,为让人形机器人能在复杂的物流区
2025-04-28 16:22:00

中国银河证券章俊:资产重估重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

马静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贸易单边主义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的坚实底气,以强硬姿态有力反制。如今,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传统产业转
2025-04-28 15:47:00

中国海警发声!

27日,菲律宾6名人员不顾中方警告劝阻,非法登上铁线礁活动,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登礁并查证处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27日称,菲律宾海军、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和菲律宾国家警署海事小组当天在铁线礁及其周边水域进行了活动。对此,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27日表示,中国对包括铁线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
2025-04-28 09:1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