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香山碧云寺的中山纪念遗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4 07:17:00    

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位于香山脚下的碧云寺,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规模扩建。其坐西朝东,依山就势建六层院落,层层叠起,颇有气势。寺院内有四处与中山先生有关的纪念地。

孙中山纪念堂

进入碧云寺山门,穿过弥勒佛殿、丹青阁,拾阶而上,便来到孙中山纪念堂前,这里原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灵柩移至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1929年5月移灵南京前,在普明妙觉殿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之后这里被辟为“总理纪念堂”。1956年更名为“孙中山纪念堂”,宋庆龄亲笔书写了“孙中山纪念堂”匾额。

纪念堂正中是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全身塑像,高2.9米,由三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展现了中山先生推翻帝制时的勃勃英姿。南侧的展柜里陈列的是中山先生的遗著和遗墨。北侧陈放的是前苏联政府敬送的玻璃盖钢棺。由于钢棺运送到北京时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入殓达半月之久,未曾使用,之后将它停放在这里作为对中山先生永久的怀念。在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镌刻着中山先生致苏联政府的遗书。

纪念堂两侧设置了图文音像资料的展室,展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以及与碧云寺的渊源。

孙中山纪念碑

参观纪念堂后,向西而行,拾阶而上,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在其北侧竖立着一座汉白玉六面棱柱体石碑,高约3米,每边长约0.5米,碑的顶部为锥形碑首。碑身东面雕有孙中山先生头像,其上侧刻有“孙中山先生遗像”七个字,头像下为纪念中山先生兵工政策六十四字铭文:“幽昭明德,燕山之阳。肃肃灵所,寐寐馨香。大道之行,主义是昌。榖我平民,思韪用光。平治道路,和我周行。兵工政策,意美法良。遐迩崇仰,悠悠无疆。铭石纪念,永矢弗忘。”落款为:“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五日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敬立”。

石碑另外五面亦有铭文,皆为孙中山先生发表的第一、二次兵工宣言内容。碑身东北向镌刻:“兵工修治道路工事日繁越有生产发达之象总理第一次兵工宣言”;西北向镌刻:“改兵为工于工事最有经济”;正西向镌刻:“总理政策以实行兵工为归依”;西南向镌刻:“实行兵工制度虽给加倍之饷国家犹为合算总理第二次兵工宣言”;东南向镌刻:“兵化为工扵兵之自身最为适宜而有利”。字迹多为隶书,质朴而厚重。

1929年5月26日,将孙中山灵柩由碧云寺移至南京前,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将军率部下,义务将碧云寺通往京城的道路进行整修,以便搭载孙中山先生灵柩的车辆平稳通过。道路修缮后,为纪念义务修路,特立纪念碑——“修路纪念碑”。因碑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第一、二次兵工宣言的内容,被称为“孙中山兵工政策纪念碑”“方振武筑路碑”,又因其雕刻有孙中山先生雕像,也称“孙中山画像纪念碑”“孙中山纪念碑”。最初竖立于颐和园东宫门外“涵虚罨秀牌楼”,后因拓展道路,于1983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园林局将碑迁移至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东南侧。

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由纪念碑向东北而行,便来到金刚宝座塔下,其基座内嵌有“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在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之后,其灵柩于4月2日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直至1929年5月中山陵落成后移往南京。移灵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从楠木棺内移至欧式铜棺中,换棺时从遗体上换下来的民国大礼服、大礼帽安放在原厝的西式楠木棺内,封存在金刚宝座塔中。故将曾停放孙中山先生及衣冠封存谓之“总理衣冠冢”。1949年以后更名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中山柏

金刚宝座塔下有石阶,可攀至宝塔之上。塔顶部基座后侧,有一株树龄300余年的侧柏,高约6米,因枝分九杈,酷似九龙腾舞,故名“九龙柏”,也称“中山柏”。

“九龙柏”因何又称“中山柏”呢?其渊源可追溯百余年。

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二次到北京。期间在孔祥熙的陪同下,来到香山碧云寺,登上金刚宝座塔的塔顶,观览京西风景。

当他走到塔顶基座后侧时,看到一株有九个枝杈的柏树。观其树形,当为百年以上的古树,但不知何故,这株柏树却被绳索缠绕,上面还压着石块,已濒于枯萎。中山先生围着这棵柏树仔细观看后,随手把缠绕在树上的绳索解开,并清理了压在上面的石块。柏树的枝杈随即舒展开,如释重负。随后令寺内的僧人提来两桶清水,亲手浇灌于树下。并告知僧人,要适时对古树予以浇灌,使其得以滋润而长生不萎。僧人连声应允。

而今,这株孙中山先生扶植过的柏树长势良好,粗干盘曲苍虬、巨冠参天如云,生机盎然,并以汉白玉围栏护之,竖牌明示,由此成为碧云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1988年被定为一级古树,为园林部门重要保护的古树名木。

多年前金刚宝座塔尚可登临,而今出于安全考虑已封闭。几年前笔者曾登临宝塔之上,观赏了那棵“中山柏”,并拍照留念。文并供图/户力平

相关文章

兰州中山桥河堤沿线柳树为啥被“剃头”? 回应:别担心,修剪实为消除安全隐患促树木复壮

春日的兰州,本应是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的时节。然而,兰州市城关区中山桥沿河柳树的枝叶却被大面积修剪,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有市民拨打奔流新闻记者帮热线(0931-8159555)表达了心中的困惑:“黄河边之前垂柳依依的景色多好看,这柳树长得好好的,为啥要修剪?”就此,记者从永昌路北口车站一路西行至中山桥
2025-04-28 21:08:00

终极擂主诞生!广州中山纪念堂木棉文化节诗词联擂台赛落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通讯员 刘慧鹏图/通讯员提供近日,广州中山纪念堂、广东岭南诗社和广东新快报社联合举办木棉王诗词联擂台赛,经过激烈角逐,新一届擂主脱颖而出:来自广州本土的诗人徐尚英以其大气磅礴的词作《沁园春·咏中山纪念堂木棉王》一举夺魁,成为本次大赛的终极擂主。至此,历时两个多月、完整见
2025-04-08 23:00:00

林丰学校组织300余名师生徒步祭扫烈士陵园 用“行走的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政府_兴隆要闻】清明时节,兴隆台区林丰学校组织五至八年级400余名师生,于4月3日上午开展清明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师生们以徒步往返13公里、历时3小时的特殊方式,前往盘锦市烈士陵园,用行动诠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上午8时,师生队伍在校领导带领下整齐出发。春日暖阳中,400余
2025-04-08 18:57:00

首次实现南极三站越冬,“雪龙”号凯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主要任务

红星新闻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据悉,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2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
2025-04-08 14:21:00

北方妞妞在深圳“脱贫”,家属骨髓仅一半匹配,能移植

南都讯骨髓只有一半匹配,还可以移植给亲人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儿科团队说:可以!基因病“地中海贫血”找上了北方女孩小媛(化名)。幸运的是,哪怕只有一半的相合(单倍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医生也能凭借“亲缘单倍体联合脐血”方案,将爸爸的造血干细胞成功移植到小媛的身体里。小媛父母千里寻医,医护攻坚
2025-04-07 21:03:00

街巷志㉛| 崇义街,原来叫馋嘴街,味觉上的那抹江湖烟火

编者按:往事在不停地追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跑得更快。当时光机开始刻下一座城市的所有符号,新闻早已记录下民生的点点滴滴,那些随着时光流逝的人和事,终将消散在城市不断升腾的烟火中。昭通中心城市里的老街老巷,总是开启我们对故乡与异乡的独特记忆,那些回不去、寻不到的都是故乡的痕迹,触手可及的也都是异乡的讯息。
2025-04-06 10:3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