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稳中提质 稳中谋进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4年度经营业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1:14:00    

2025年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939)公布了2024年度经营业绩(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为集团数据,币种为人民币)。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建设银行成立70周年。建设银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积极探索低利率环境下的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路径,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整体经营稳健有序,各项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质效保持领先

资产负债稳健协调发展。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40.57万亿元,增幅5.8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5.04万亿元,增幅8.48%。负债总额37.23万亿元,增幅5.90%。吸收存款余额28.71万亿元,增幅3.83%。活期存款占比42%,保持市场领先。存款付息率1.65%,同比下降12BPs,付息成本明显改善。

核心指标均衡协调。净利润3,362.82亿元,增幅1.15%。净利息收益率1.51%,平均资产回报率0.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9%,成本收入比29.58%,资本充足率19.6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48%,均处于同业领先水平。按照一级资本排名,连续11年位居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二位。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89%,较上年下降0.5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3.6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分红比例保持较优水平。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06元人民币(含税),2024年全年现金股息为每股0.403元人民币(含税),全年分红合计约人民币1,007.54亿元,占2024年集团口径下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比例30%。

社会形象持续提升。个人业务三年蝉联《亚洲银行家》三项综合性大奖。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荣获《金融时报》年度最佳科创金融服务银行、《环球金融》中国最佳投资银行。明晟ESG评级跃升至AAA,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坚守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保持债券投资稳定增长,金融投资较上年增加1.05万亿元,增幅10.85%。积极发挥基建、产业链供应链的投融资优势,全力服务“两重”“两新”;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增幅11.01%;投向制造业的贷款3.04万亿元,增幅12.2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增幅26.63%。高效服务国家区域战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公司类非贴现贷款新增超7,700亿元,服务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迈出新步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涉农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增幅8.16%;县域贷款余额5.45万亿元,增幅9.84%。

助力提振消费惠民生。积极发挥零售信贷优势,加力推动金融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落地见效。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278.95亿元,增幅25.21%;信用卡贷款余额同业首家突破万亿元。“建行生活”承接196个城市76.96亿元消费补贴金额,拉动民生消费742亿元。投放全国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个人住房贷款。优化支付环境,持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重点人群支付便利性。

全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扎实做好“保交房”“白名单”扩围增效等工作,有力支持“三大工程”建设。高效推进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工作,助力降低居民融资成本。拓展行业场景,强化产品更新供给,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深化。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投放,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基金于北京、上海、苏州、合肥落地。

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本外币一体化服务,做好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全年贸易融资投放量2.15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万亿元。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突破126万亿元,保持亚洲地区以外最大人民币清算行地位。大力支持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提质增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深化综合服务。创新“技术流”“投资流”等科技创新评价工具,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方法,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专业化机构建设,配套差别化政策。加大“股贷债保”金融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超3.50万亿元;承销科创票据72期,承销规模190.13亿元。

绿色金融丰富产品谱系。建立绿色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集团多牌照优势,强化绿色产品创新。绿色贷款余额4.70万亿元,增幅20.99%;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112期,发行规模1,863.90亿元。推动子公司绿色投融资业务发展,广泛支持绿色产业。深化集团自身低碳运营,加强碳足迹管理。

普惠金融扩面提质。普惠金融信贷供给总量稳步增长,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41万亿元;服务客户336万户,较上年增加18.51万户。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建行惠懂你”平台注册个人用户2,451万户,认证企业1,414万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网点约1.4万家,配置普惠专员超2.2万人,已挂牌普惠金融特色网点2,880家。

养老金融生态建设纵深推进。发布集团养老金融统一品牌“健养安”,打造“养老金融专业银行”。稳步拓展社保卡业务,着力提升用卡体验。积极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建信养老金二支柱资产管理规模突破6,200亿元。启动“养老中国行”活动,积极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着力打造养老金融“单项冠军”产品,助力养老财富保值增值。创新养老服务贷款产品,将养老产业纳入信贷优先支持行业。推出手机银行“安心版”养老专区,打造60家“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全面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数字金融赋能数实结合。支持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近8,000亿元。提升数字化赋能业务成效,“建行云”整体算力规模和服务能力保持同业领先。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双子星”用户数达5.21亿户,当年金融交易用户数达1.84亿户。创新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累计消费笔数居同业首位。

深化改革健全管理体系

优化集团管理框架顶层设计。完善内部体制机制,着力打造权责明晰、协调运转的公司治理体系,协同高效、专业专注的客户服务体系,全面主动、有效制衡的风险内控体系,反应敏捷、安全可靠的信息科技体系,开放集约、智能高效的渠道运营体系,板块化、穿透式管理的集团一体化管理体系,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科技渠运支撑。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提升全渠道效能,推进网点集约化运营范围和流程优化,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积极融入开放技术生态,以企业级视角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客户营销、授信审批、风险管理等领域应用。目前已形成基于DeepSeek-R1的推理类金融大模型,并在生产环境完成私有化部署,赋能全集团的应用场景。建设银行GPU等新型算力已占算力总规模的23.39%,充分支撑了金融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需求。

协同控险构筑安全底线。持续完善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健全“三道防线”立体式风险治理架构,推进境外机构穿透式差异化管理。稳妥有序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等重点领域风险,强化普惠、零售贷款领域的集约化风险防控。坚持稳健合规经营,加强员工行为规范、案件防控、问责机制建设,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安全生产运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守主责主业,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做好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产业变革的共建者、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开拓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成都银行2024年报:资产、存贷规模连续四年千亿级增长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夏一铭)4月29日报道4月28日晚,成都银行发布的2024年报。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新台阶,连续四年实现千亿级增长,成长性保持行业领先;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120亿元新关口
2025-04-29 17:18:00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宁夏惠农农商银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今年以来,宁夏惠农农商银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投放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助力惠农区创业就业形势向稳向好发展。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户、金额6962万元,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150人。惠农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石嘴山市出台的系列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优惠政
2025-04-29 12:20:00

全球科研城市百强中位居31位,济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规上工业产值近六成

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介绍有关情况。新黄河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济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据悉,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实现再进位,多项关键指标稳居全省首位,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
2025-04-29 11:34:00

发布亮眼一季度报后,东阿阿胶股价跌停:现金流隐忧引发争议|大鱼财经

4月27日,东阿阿胶(SZ000423)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稳健的双位数增长,数据表面亮眼。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东阿阿胶股价在次日交易中触及跌停,引发了投资者之间的激烈讨论。一季度业绩亮丽与股价罕见跌停根据财报,东阿阿胶在2025年第一季
2025-04-29 08:14:00

硅片综合市占率下滑,TCL中环如何扭转颓势?

“经营战略偏差、业务结构存在短板以及一些经营决策失误。”TCL中环(002129.SZ)董事长李东生在年报中对业绩巨亏原因如是说明。2024年受行业阶段性去产能影响,主产业链上市公司普遍亏损。TCL中环作为硅片领域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成本领先以及初创了210大尺寸硅片,但行业寒冬中,决策失误被放大
2025-04-28 20:3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