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港股“上新”持续升温!境外投资机构缘何对港股态度积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9:05:00    

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指标明显增长,A股优质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港股“上新”持续升温。

港交所数据显示,3月最后一周,又有三家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涵盖有色金属、消费等行业。这也使得,一季度在港新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6家,同比增长33%。从行业分布看,消费、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位居前列。

此外,港股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规模也明显增长。港交所数据显示,一季度,港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达到182.14亿港元,同比增长281%。

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 王开:一季度,港股的新股发行速度、募集资金规模,同比快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也位居前列。以消费和新能源、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集中赴港上市,让越来越多投资者看好港股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认可港股的投资价值,这也会不断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一季度港股的16家新上市公司中,有1家是已经在内地上市,又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也就是俗称的“A+H”公司。此外,今年以来,还有新能源、机械等行业的3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计划赴港上市。在未来,这也有望将目前“A+H”上市公司数量再提升超20%。同时,还有多家A股公司也选择香港作为子公司的上市目的地。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 杨超:近期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它们很多都是在A股具有吸引力的行业龙头,在香港上市能够加速企业的全球化业务布局,助力它们拓展国际市场。而且企业在两地上市,能够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便捷进行融资,加快企业成长速度。同时,更多国际投资者也能有机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今年境外机构投资港股新股热情高

不仅是港股“上新”速度加快,记者还发现,境外机构投资新股的比例越来越大,热情明显升高。

在中金公司香港办公室,记者直观感受到了境外机构参与港股新股的热情,每天这里都有不同的港股上市公司、各类投资机构来沟通交流。负责人丛晖介绍,年初至今,中金在操作30余个港股上市项目。他明显感到,今年来自中东、东南亚的机构对港股热情最高,很多会议往往要比原定时间长一倍还多,上市公司高管更是要“组团”来香港路演。

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 丛晖:今年港股新上市公司来香港进行路演,很多都是整个高管团队3—5人甚至更多一起来,分头行动,线上和线下给不同的机构去做路演和交流。基本上,我们每天都至少安排6场会,甚至有的时候8—10场。

中金公司研究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中,69%的公司有境外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相比去年一季度,这个数据仅有25%。而且,瑞士嘉能可集团、瑞银资产管理公司、英国英卓投资管理公司等国际知名机构,都名列其中。

基石投资者,也就是在公司上市阶段,提前确认认购、并且会长期持有公司股份的投资者。他们参与新股发行,也反映了对上市公司的坚定看好。

此外,据了解,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公募私募基金甚至主权财富基金等国际长线资金,已经不满足于投资港股新股,还希望挖掘更多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完善他们在中国资产领域的布局,这在此前是少见的。

创新频出 政策支持 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

境外投资机构为什么对港股态度积极?记者也在近期一系列的研报和观点中发现了他们态度积极的原因。

高盛在研报中,建议高配中国的港股和A股,特别提到,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中国国内需求向好等因素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中国大模型会不断涌现,这将带动人工智能的投资和发展从专注硬件逐步转向软件应用,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扩展。

汇丰在研报中认为,自从DeepSeek出现,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情绪变得乐观,并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的创新能力。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上调恒生指数等一系列中国资产指数的预期,原因是这些指数追踪的中国资产,预计在今年和明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盈利增长。

摩根资管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 蒋先威:今年以来,中国在政策上定调积极,对于民营经济给予进一步呵护和支持;产业上,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都促使全球投资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进行分红与回购等方式,积极提升自身质量,注重投资者回报,而且政策环境也叠加持续落地见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在不断增加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朱继华 董彬 周伟琪 梁志玮 成奕霖

流程编辑:U022

相关文章

百亿元公募REITs“平准基金”,个人投资者能参与吗?

心动,个人投资者有机会买入吗?——《金融时报》网友“方珊”金融时报社答网友: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该事件:4月24日,首程控股宣布与中国人寿、财信人寿等机构联合发起设立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平准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首关规模52.37亿元。该基金通过战略配售
2025-04-30 13:40:00

数字中国发展情况如何监测评估?相关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公布

“2023年、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分别为136.03、150.51,同比增长达10.10%、10.65%。”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测算情况。据胡坚波介绍,自2024年10月以来,该院会同国内多家高
2025-04-30 11:19:00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强回报 重创新 增信心 已有452家深市公司积极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

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据统计,已有452家深市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深市公司的共识。实证分析显示,“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
2025-04-29 12:35:00

发布亮眼一季度报后,东阿阿胶股价跌停:现金流隐忧引发争议|大鱼财经

4月27日,东阿阿胶(SZ000423)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稳健的双位数增长,数据表面亮眼。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东阿阿胶股价在次日交易中触及跌停,引发了投资者之间的激烈讨论。一季度业绩亮丽与股价罕见跌停根据财报,东阿阿胶在2025年第一季
2025-04-29 08:14: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