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期一个月,“天上大风——朱新建的桃花源”在宁启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4:21:00    

3月30日至4月30日,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界迎来一场重磅展览——"天上大风——朱新建的桃花源"艺术大展在南京爱涛画廊正式启幕。作为中国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朱新建以其颠覆性的笔墨实验,构建了一座跨越传统与当代的“桃花源”。据悉,本次展览集结其生前140余件精品,系统呈现其艺术生涯的美学历程,不仅是对这位艺术叛逆者的致敬,更为中国水墨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全新视角。

朱新建:水墨基因的当代裂变

朱新建(1953-2014),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生前任教于南京书画院。他被誉为中国新文人画的先锋,其作品打破传统文人画的程式化表达,将市井烟火与哲学思辨、东方禅意与西方波普融为一体。

策展人王显东评价其艺术为“传统丹青基因链的重组与新生”——敦煌飞天的飘带化作胡同晾衣绳,八大山人的禽鸟与海绵宝宝隔空对视,陈洪绶的罗汉面相与梳妆美人的娇媚共生……这些看似荒诞的符号嫁接,实则是朱新建对水墨语言的革命性探索。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见徐渭草书的癫狂笔意与马蒂斯的色彩矩阵碰撞,德勒兹哲学中的“无器官身体”被解构于宋代院体三白法之上。朱新建的笔墨系统被形容为“自我编程的有机生命体”,他通过破坏性重构,让传统水墨在二维平面上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正如其书法作品,看似踉跄的墨迹,实则以反书法的姿态赋予汉字原始巫术般的能量,成为“艺术体系中的暗物质流”。

展览: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测绘

本次展览是继2019年《人间如梦——朱新建手迹展》、2024年《天上大风——朱新建纪念展》之后,第三次系统性梳理朱新建艺术的学术大展。策展团队通过跨媒介展陈与文献互文,将作品置于传统与当代的引力场中,揭示水墨基因的裂变轨迹。

展厅内,140余件作品涵盖朱新建从市井叙事到哲学思辨的全阶段创作。早期作品以市井人物为主,笔触粗犷却饱含温度;中期融入宗教图腾与情色隐喻,如《美人图》系列以现象学视角凝视生命本真;晚期则转向更为抽象的实验,山水画中传统气韵与即兴笔触达成生态平衡,花鸟画里东西方符号的跨世纪对视直击人心。特别展出的手稿部分,堪比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的发明草图,展现其如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孕育水墨的杂交物种。

策展人王显东强调,展览不仅是艺术旅程,更是一次“拓扑学测绘”——观众穿行于展厅,如同解码朱新建的精神秘境。那些墨色淋漓的笔触,既是艺术家从石涛手中接过的精神火炬,也是留给时代的预言,最终在纸面熔炼现实的粗粝,沉淀喧嚣为留白,构筑起“当代心灵的纸上乌托邦”。

学术与市场的双重价值

朱新建的艺术不仅在学术界引发深刻讨论,其市场价值亦持续升温。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皇家历史博物馆等顶级机构收藏,个人画集《水墨之源》《脂粉俗人》等成为研究新文人画的重要文献。策展人王显东深耕朱新建研究二十余年,以“学术引领市场”的理念,推动其艺术成为传统水墨当代转型的核心议题。

项目策展人、爱涛画廊主理人王显东表示,朱新建的创作是“裹挟传统基因与当代能量的美学飓风”,其价值在于重构中国水墨的时空坐标。展览通过跨地域作品征集与图像学解构,还原了朱新建的艺术谱系。例如,《高士罗汉》系列将陈洪绶的变形语法与巴斯奎特的涂鸦符号异质同构,使宗教图像蜕变为当代精神图腾;《山水》系列则以即兴笔触消解庄严气韵,赋予传统范式生态意义上的平衡。“他的桃花源从未远离尘世,而是将现实的喧嚣沉淀为笔尖的呼吸。”王显东认为,朱新建的艺术预言性在于,它揭示了传统与当代并非对立,而是在裂隙中萌发新的美学范式。这种范式为漂泊的当代心灵提供了精神原乡,也为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开辟了路径。

笔墨狂欢中的精神原乡

展览自 2025年3月30日至4月30日,为期一个月,观众可在南京爱涛画廊(江宁区天元西路199号)循着“似醉非醉的脚印”,踏进这场永不完结的笔墨狂欢。朱新建用四十年构建的桃花源,既是向传统文人的致敬,亦是对绘画本体生命的礼赞。在这里,水墨不再局限于宣纸,而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动态密钥。

正如策展序言所写:“当我们惊觉这方桃花源的存在,或已找到属于每个人的精神原乡。”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史的叩击,更是一场唤醒当代文化自觉的盛宴。

校对 潘政

相关文章

数字中国发展情况如何监测评估?相关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公布

“2023年、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分别为136.03、150.51,同比增长达10.10%、10.65%。”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测算情况。据胡坚波介绍,自2024年10月以来,该院会同国内多家高
2025-04-30 11:19: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钱学森的第一位“老师”

“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钱学森曾这样回忆父亲,“他很懂得现代教育,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
2025-04-29 17:08:00

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

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暨签订合作备忘录仪式举行。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红 摄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4月28日,中国贸促会湖南调解中心怀化办事处授牌暨签订合作备忘录仪式举行。省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傅丹舟,副市长向汝莲,市政协副主席、市贸促会会长娄宏福,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左牧出席。会议指出
2025-04-28 22:03:00

江永县举办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气排球比赛

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通讯员 陈丽华 吴雨晴)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4月27日,江永县在一中体育馆举办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气排球比赛。本次比赛旨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升职工身体素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声军,县政协副主席何忠明出席活动。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各
2025-04-28 17:01:00

AI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一汽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邓志华 张诗淼在AI重构生产力的浪潮中,工业制造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近日,中国一汽积极主导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迭代开发,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率先引入物流拣选与搬运场景,开启了“AI+制造”的深度实践。据了解,为让人形机器人能在复杂的物流区
2025-04-28 16:2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