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新发现!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更“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27:00    

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约38万公里外月球的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最近,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首次研究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为小于2微克每克,这一结果也揭示,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月幔更干燥。

这项月球背面月壤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林杨挺研究员联合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9日夜间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揭示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更干燥的示意图。(李林曦、何会存、芶盛等绘制)

研究团队对中国国家航天局提供的嫦娥六号玄武岩岩屑样品开展源区水含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水含量仅为1-1.5微克每克,是已知数据中的最低值,指示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比月球正面月幔更干燥,其原因可能是月球南极艾特肯撞击事件改造了月幔源区的水。

他们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对于估算月球上总的水含量非常重要,也为月球大碰撞起源假说以及月球的后续演化提供了关键制约。同时,月幔的水分布差异或是一种半球差异,与月表的二分性相呼应。

《自然》审稿人指出,这是一项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中国研究团队对人类首批月球背面玄武岩样品进行了月幔水含量的基础工作。其中一位审稿人称,“这篇论文首次报告了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它将成为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的里程碑式的一项研究”。

研究团队介绍,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原始地球,抛射出的物质经过重新吸积形成了月球,即月球的大碰撞起源假说。在这个极其高温的撞击事件中,月球预期极度贫水。近20年来,月幔水含量的研究一直存在富水和贫水的争议,且所有发表的数据都集中在月球正面。

中国嫦娥六号任务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撞击坑采回人类第一份月背样品,为测定该区域月幔水含量提供首个机会。此前,中国科学家已研究确认,嫦娥六号玄武岩主期次喷发年龄为28亿年,这些玄武岩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重要机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广交会惊现印度诈骗集团,还和主办方起冲突?官方回应

近日,有多家自媒体发布了关于广交会上有参展商遭遇诈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广交会印度客商样品诈骗频发!我国企业这么大需要警惕!》一文中,发布者称有浙江企业遭遇“样品诈骗”,印度客商承诺采购300台数控机床,却在拿走价值12万元的样品后失联。记者向浙江参展团的有关负责人求证该消息,对方表示:“正在
2025-04-28 12:00:00

精准护航花季少女!贵阳妇幼保健院团队破解生命 “隐秘通道” 难题

近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青少年妇科团队(普通妇科一病区)成功为三名生殖道畸形小姑娘实施矫正手术,三例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三位花季少女术后恢复良好,标志着该科室团队在女性生殖系统畸形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女性生殖道畸形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范本。 突破技术难点,精准护航生育力生殖道畸形是女性
2025-04-25 12:14:00

中国日报看山西|中国南极科考站启用新能源供电

《中国日报》4月22日第7版截图一套专为极地环境定制的清洁能源系统已在中国南极秦岭站投入运行。这一突破意味着中国成为首个在南极极端环境下实现规模化新能源系统运行的国家。56岁的首席科学家孙宏斌告诉《中国日报》,该项目标志着中国取得了极地能源领域绿色科学探索的里程碑,也意味着我国极地科考从“柴油时代”
2025-04-22 12:43:00

为溶血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专家团队在《细胞》发文

原本应该“寿终正寝”的“氧气快递员”红细胞,却纷纷意外死亡——溶血性疾病轻则导致疲劳、贫血,重则引发器官衰竭,原因何在?针对这一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刘琴团队联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副教授胡兴斌团队,揭示了一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北京时间4月18日,国际期刊Cell(《细胞》)以“Red
2025-04-20 21:13:00

《流浪地球3》今日在青岛开机,吴京期待沈腾打戏

由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3》今日在青岛开机,除了吴京外,沈腾也加盟该片。《流浪地球3》分为上下两集,定于2027年大年初一公映。吴京说,《独行月球》的时候自己就想跟沈腾合作,“《流浪地球2》的时候,我们就把月球炸了,沈叔一直在太空漂浮,终于地球流浪到他的身边,故事在地球上发生。特别高兴能跟沈叔
2025-04-15 14:25:00

长榆高速SG02标段1#梁场首片预制梁成功浇筑

4月10日,中建股份长榆高速SG02标段1#梁场首片预制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桥梁预制的新阶段。自3月3日梁场筹备工作启动,项目建设团队便迅速进入攻坚状态。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团队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混凝土浇筑速度、振捣密实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技术人员全程旁站指导,确保钢筋绑扎精
2025-04-12 17:5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