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乡村规划师变身“村咖主理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2:05:00    

村咖的春天和樱花一起来了。

当宝山区顾村公园1600余亩樱花盛开,3公里外的顾村镇沈杨村,春日经济也为马云富的咖啡馆带来新客流。“在屋顶喝一杯‘村咖’、看一场日落”火上小红书的时候,他的“云野花庐”周末已经一座难求。

“这从侧面印证了,我们规划的路能走通。”马云富第一次来沈杨村,是6年前,身份还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所长,负责乡村规划。

那会儿,沈杨村是闻名的“钢管之乡”,开有数十家钢管堆场,因产业粗放、生态滞后一度陷入发展困局。沈杨村党支部书记朱燕军也愁,作为大都市近郊的“城中村”,它紧邻主城区、交通便捷,在经济发展、服务共享、人口结构、空间形态等方面受城市影响巨大。但正是“乡村属性”不鲜明,导致乡村振兴的路径模糊不清。

村委会请来乡村责任规划师,马云富随团队进行了数月的“陪伴式”设计,共同探步“引爆中心,串联全域”的规划发展路径。

如今,沈杨村已是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借力集体经济的产业优势、毗邻蕰藻浜和顾村公园的生态优势、诗乡顾村的人文优势,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去年国庆假期,眼尖的村民发现,小马又回来了,还摇身一变,成了村咖主理人。他的故事,或许可以成为乡创启示录的一页。

我有小院藏乡愁

前年,80后马云富做了个“重大决定”,辞职回沈杨村创业。

“我有小院藏乡愁”,他相中一处闲置的农机仓库,经历一年的改造,小院白墙灰瓦,竹篱笆前树枝摇曳,四季有景,取名“云野花庐”,提供咖啡、简餐和围炉煮茶等。他还配套了18亩“畦园农场”,既可认领菜园,也可体验采摘——去年国庆开业一个月,共享菜园就被“秒光”。

时间回溯至2019年,村里面临有规划无设计、有设计无施工指导以及建成后招商运营困难的难题。马云富忙得脚不沾地,他的多重身份包括乡村规划师、技术审查员、政策翻译官、村民代言人和乡村宣传者。

但他很有干劲——“村支书给力,村民支持”。“这儿的村民有经营的头脑。”马云富印象很深,滨河区域规划了个休闲平台。河畔一户人家主动找到他,畅聊了一下午:“以后我家底楼,开餐饮合适吗?这个村子起来之后,我能做什么?”村民都很愿意把握机会。

“畦园农场”,是马云富团队破题乡村振兴瞄准的点之一。农场位于蕰藻浜北岸,是南部社区进入沈杨村的门户区域。这里曾经是工业清退后减量化用地,由于土壤条件、周边环境等原因,该地块长期闲置。

土壤不好,就进行大“手术”改良。马云富外运优良塘泥与本地熟土混合,多次翻耕土地,施撒有机肥,中和酸碱度,彻底解决土地“贫瘠及不存水”,并亲身投入到畦园规划、设计、施工、美陈、种植及后续运营中。

如今,“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映入现实。畦园核心区域采用“托管+半托管”的农场管家运营模式,市民游客前来感受回归乡野,种菜劳作的乐趣。“亲子家庭和年轻白领,是主力军——田地是孩子们喜爱的研学课堂,自然里的游乐园;年轻白领向往‘城市农夫’,打造乡野乌托邦。”马云富说。

好风景吸引新村民

蕰藻浜是宝山区的母亲河。沈杨村紧邻蕰藻浜,丰沛的水系滋养着土地,土地上的人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繁荣。

蕰藻浜两岸,沈杨码头科创产业园的招商仍在持续,入驻率超过80%。“我们沿用了早前沈杨码头物流运输的意象,想把产业园也打造成为信息流通、人员交流的承载地。”

80后青年程朗和搭档仲佳将这块5000多方的“大衣料子”,看作一份艺术作品。底色是老旧厂房、黄沙水泥堆场码头,他们保留了工厂原本的房屋结构,留有上世纪的码头吊臂底座、避雷针等,嵌入人文艺术、体育休闲功能,成功转型为科创产业园。

直播、文化创意、设计、俱乐部、办公是科创产业园的主要业态,这里白领大多是90后。为了兼顾他们的需求,羽毛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相继建成,与产业园连通,为工业风注入了乡村新时尚。

“好风景”吸引产业和消费人群集聚,再反哺乡村建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时间倒溯,沈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燕玲复盘时说:“拐点是从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开始的。”村里通过集中整治村宅河道、新增绿化,打造景观步道、亲水平台,为乡村造景。尤其是占地36亩的花海,更是成为沈杨村乡村振兴的名片。

借着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迎来新产业落地。花卉市场的兴起,化作具象的每年200万元的租金收益,更是源源不断的人气。沈杨村以花卉苗木基地、青少年农耕体验中心、“在山野”露营+主题派对、锐擎卡丁车赛场等项目为核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多要素集聚+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商贸农旅相融合经济模式。精酿啤酒城、国际高中、中医医院等项目将陆续落地。

眼下,沈杨村仍在“向外看”——理解城市和市民的需求,看见乡村之外的消费市场的需要;也“向内看”——读懂自己的村庄,包括空间规划的适配度、可盘活资源、村情民意等。

朱燕军还在盘算深化“花田沈杨”的生态产业布局,将美丽优势转化为美丽经济,吸引更多“小马”能够来村创业,“最好的规划,是让田野自己长出未来”。

相关文章

此地2087名人感染,传染性强!已进入流行期!华山医院释疑

近期,沈阳师范大学东区学生发生集体呕吐和腹泻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9月7日,沈阳疾控通报称综合判定这起事件是由学校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9月7日下午5点,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均为轻症。经综合研判分析,发病高峰期已过,每日新增病例呈明显下降趋势。目前,校方已封闭
2025-09-10 00:05:00

“一份热爱,一路同行” 嘀嗒出行11周年,与3.95亿同路人一起传递热爱力量

“从1个空座到1个微笑,热爱在一次次分享中发酵;从1次顺路到1份信任,热爱让路人成为同路人;从1份善意到1城温暖,热爱是写满故事的小红花”......成立11周年之际,嘀嗒出行发起了以“一份热爱,一路同行”主题互动,收获超2万条真诚留言。用户们细腻分享顺风同行中温暖的人和事,回忆嘀嗒陪伴下的人生成长
2025-09-04 10:46:00

庆城县积极推动家庭农场 “一码通”赋码 助力全县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数字化转型

今年以来,庆城县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全县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服务系统”是农业农村部对全国家庭农场赋予、归集展示家庭农场信息,作为家庭农场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的唯一标识,其编码具有唯一性,一经赋
2025-08-22 09:32:00

“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完成

“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
2025-08-21 15:33:00

【身边榜样】谢世猛:村民心中的“解忧组长”

在坪乐镇解放村谢家沟组的田间地头、村民院落,人们总能看到村民组长谢世猛忙碌的身影。自担任组长以来,“听民声、解民忧”便成为他心头最重的责任,肩上最实的担当。提起村民组长谢世猛,村民们无不点头称赞。这位年过五旬依旧扎根基层的“解忧组长”,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心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乡村和谐的动人
2025-08-17 18:29:00

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50余所高校及80余家用人单位齐聚包头

八月的包头,清风送爽,草木葱茏。8月16日,“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2025年全国高校招就科创处长包头行活动启动。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及80余家用人单位、机构齐聚包头,共赴一场招才引智盛会。本次活动是“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第三届“包头人才周”的重点活动之一。启动仪式上,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包头市人
2025-08-17 12:3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