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外卖骑手刘应强的最后一单:托起一条生命留下半个“冷”包子 丨川网原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46: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余开洋 乐怡稼 摄影报道

绵阳芙蓉溪畔,44岁外卖骑手刘应强的电瓶车静静停靠,车把手上还挂着他吃剩下的半块包子。谁能想到,这竟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生活印记。

3月27日凌晨4点,芙蓉溪夜色如墨,冰冷的河水泛着幽光。“有人落水了!”闻讯赶来的刘应强,纵身一跃,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接单”——用生命托举了另一个生命。

4月1日上午9时,刘应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绵阳市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赶来,送这位平民英雄最后一程。

刘应强生前照片(刘应强哥哥刘辉提供)

托举生命:纵身一跃跳河救人 却不幸去世

遗体告别仪式当天,哀乐如泣如诉。数十名身着蓝色工服的外卖骑手整齐地排列成队,眼眶里难掩悲恸。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层的社会人士,都因刘应强的英勇事迹汇聚于此,为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送行。

送英雄回家

上午10点,刘应强年仅 14 岁的儿子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他小小的身躯微微前倾,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在众人满含敬意与心疼的目光注视下,陪着爸爸刘应强踏上了归乡之路。

约40分钟后,车辆驶入德阳市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车身悬挂的白色挽联随风翻卷,与车窗外金黄的油菜花田形成强烈对比。本应是川西坝子最明媚的时节,此刻却成了送别英雄的哀伤时刻。

刘应强到“家”了。系着麻绳(四川丧葬习俗)的家人早已守候多时。人群中,大家默默抹泪。

刘应强追思会现场

事后调查还原了这位普通外卖小哥生命中最后一次英勇事迹。3月27日凌晨4 时14分,在完成披萨订单配送后,刘应强单手紧握电动车把手,另一只手攥着咬了一口的包子,正等待平台派单。此时,一声急促的呼救突然划破凌晨的寂静:“有人坠河了!”

刘应强闻讯后立即停车,与路过的夜班出租车司机杨成明、外卖员周发金一同来到东津大桥西段河堤处。

事发地绵阳东津桥

夜色中,三人发现了在水中扑腾的落水者。情况紧急万分,来不及过多思考,刘应强准备直接跳下河堤救人。“河堤太高了,直接跳下去,脚会扭伤!”杨成明大声劝阻,随后让刘应强抓住自己的脚,顺着河堤滑到河边。刘应强跃入河中,奋力朝着坠河男子的方向游去。

很快,警方和消防救援人员也赶到现场,迅速加入救援行动。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援接力中,刘应强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将落水者推向岸边。坠河男子被救起并脱离生命危险。但刘应强却因体力不支,消失在冰冷的江水中。电瓶车上挂着的半个包子已经冷硬,依然在等待他的主人——可刘应强再也不会出现了。

当天早上8点07分,打捞人员从河底托起他的遗体。

刘应强的英勇事迹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内心深处始终如一的善良。其父亲刘加松回忆道:“2007年,在送货途中路过拉萨火车站时,发现附近河里有一名女子跳河轻生,刘应强也是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将她救起。”

托举家庭:180元租房几乎不买新衣 省吃俭用顾全家

1981年,刘应强出生在四川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水库边。

刘应强家附近的水库

这位44岁外卖骑手的人生轨迹写满辗转:19岁职高毕业后随父母奔赴西藏,最初以酒水销售员身份每日穿梭于商超饭馆;2011年,为给家人创造更好生活条件,他毅然转行建筑行业,选择工价较高却更辛苦的钢筋工岗位;2014年尝试当小包工头,试图再多挣点钱,却因市场经验不足未能如愿。长期在高原从事高强度作业,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2018年,刘应强不得不回到家乡四川。

刘应强会开挖掘机,但这项技术工作并不算稳定。没接到项目时,他便申请成为了外卖骑手,跑一单挣一单钱。他并不想让自己闲下来,尽可能地想各种法子去挣钱。他用不太宽厚的肩膀,担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赡养年逾七旬的父母,供养刚上初中的儿子,照顾视障哥哥。

他驾驶电动车穿梭街巷,风里来雨里去。“让家人生活得好一些就足够了。”为了这个小小的梦想,刘应强对自己能省则省。

一年前,刘应强在绵阳涪城区一处老旧居民区落脚,以每月180元的低廉价格租下了一处民房,日均租金仅6元。4月1日下午,记者推开刘应强这个“家”的门:不足10平方米的单间内,一张木板床和一张斑驳的木桌占据了大半空间。

“房租按季度付,他从来没欠过。”房东仔细观察过这位生活节俭的租客,“他总说攒钱要供儿子读书,自己连瓶水都舍不得买,每天带着保温壶从公司接水喝。”

“他啊,太节约了!”刘应强身边的人都这样说。在小组长张显太的印象里,“他只抽几块钱一包的烟。日常穿着除了蓝色工作服,几乎没有见过他买新衣服。出租屋里最值钱的物件,恐怕就是那个二手的电饭煲了。”

工作踏实、责任心强且很有拼劲,是同事们对刘应强的一致评价。“送单量和好评率总是排名小组前列。”张显太很是佩服:“对于外卖行业来说,想得到尽可能多的好评比较难。但是他每次都能拿到小组最多的好评数。平日里,遇到同事有困难开口求助,只要时间允许,刘应强都会伸出援手。”

刘应强生前租住的单间

托举大爱:平台送31万元慰问金 政府拟认定其行为为见义勇为

“他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家人生活的依靠。”儿子走了,刘加松陷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中难以释怀。“日子还得向前看。”村里的邻居都宽慰着刘应强的家人。

刘应强用生命托举起了另一个生命,而他的家人也将得到爱的托举。

事件发生后,绵阳游仙区迅速按程序启动对刘应强的见义勇为认定工作,3月31日晚11时许,绵阳游仙区委政法委发布了《关于拟推荐游仙区人民政府表扬见义勇为公民的公示》。

饿了么平台也迅速作出反应,授予他“侠义蓝骑士”荣誉称号,并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刘应强老家探望安抚其父母,送上31万元慰问金,全力协助家属申请保险赔偿和抚恤金,协同当地政府和机构进行见义勇为行为的申报认定工作。

刘应强的平凡人生轨迹里写满辗转与艰辛。在人生的最后一单,他英勇无惧地托举了另一个生命,也托举起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大理“医生奶奶”杨连翠:守护2000多个新生儿,烧掉10万赊账单

通往云南大理永平县博南镇东庄村的水泥路,曲曲折折。村庄偎依的18座大山,层峦叠翠,满目葱茏。88岁高龄的杨连翠老人,50年时间,亲手迎接了2000多个新生命,诊疗病人超35万人次,护送村民转诊1000余次,火烧10万余元村民看病赊账单。生死竞速,双手托举起2000多个新生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山村医
2025-07-25 08:52:00

平潭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遮风挡雨

环卫工人们在暖“新”驿站喝水休息。“这个驿站建得很贴心!”7月21日,外卖骑手陈英在金地天逸小区附近送餐时突遇暴雨,便走进新建的暖“新”驿站避雨。这个18平方米的温馨空间里,饮水机、充电插座、爱心雨具等设施一应俱全。据了解,暖“新”驿站24小时免费开放,面向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提供免费饮水、
2025-07-24 16:35:00

法治在线丨生死面前义无反顾!82位英雄获国家表彰

还记得这些面孔吗?还记得这些瞬间吗?大家或许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这些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瞬间却让人记忆犹新。今天(21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名个人和2个群体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40名个人和10个群体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一共82人获表彰。他们都用自己
2025-07-21 20:54:00

遇见你丨14年前接住坠楼女孩 两人从生死托举到亲情陪伴

14年前的一天,一个叫妞妞的两岁女孩,突然从10层的高楼坠落,此时刚好路过的吴菊萍毫不犹豫就冲了上去,用双臂接住这个小生命。巨大的冲击力让吴菊萍左手多段粉碎性骨折,但坠楼的女孩妞妞得以生还。如今14年过去了,吴菊萍和妞妞还好吗?两个人是否还有联系?在一坠一接中,他们的生命又有了哪些变化?5月下旬,在
2025-07-21 05:33:00

促消费 惠民生 多个行业协会肯定淘宝闪购做大市场增量

夏日经济带动消费市场升温,淘宝闪购等平台的促消费举措,点燃了社会消费热情,给新兴服务业的商家们带来新客流、新生意。近日,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同城即时物流分会、上海市网购商会、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商会集体发声,肯定淘宝闪购激活消费、做大市场
2025-07-17 12:00:00

广州修订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办法:最高一次性奖100万元,全方位护航“挺身而出者”

为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切实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7月14日,16届10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修订稿)》(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要求,市、区两级政府负责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障工作,并设立见义勇为专项经费。见义勇为人员除享受国家和
2025-07-14 21:2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