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话未来商业|地上铁创始人张海莹:数智化是新能源物流决胜点 计划探索海外业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8 19:59:00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董兴生

■行业属性:新能源物流

■估值/融资轮次:2024年7月获得E+轮融资

■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运营服务网络

■未来关键词:数智化能力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链接

在全球商业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新能源物流行业正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如影随形。在这个赛道中,一家处于物流、新能源与城配物流车交集点的创业公司——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上铁”)正愈发引人关注。

这家公司创始人兼CEO张海莹曾在2024年底公开喊话行业要“卷出确定性”,同时又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处事风格,致力于探索物流城配车电动化和新能源物流数智化的发展方向。

十年前,当国内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还是一片荒原时,张海莹选择投身创业,创立了地上铁,这个名字也隐含着她的野心:希望城市中的物流车如同地下的地铁一般,实现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无缝对接。

如今,新能源物流车的增速可谓“疯狂”。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城配物流车销量将从2020年的6.9万辆,增长至2026年的105.3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7.6%,其中新能源渗透率将增长至2026年的41.8%。

这不仅为地上铁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也吸引了投资人的足够兴趣。2024年7月,地上铁官宣1亿美元E+轮融资。创业十年,地上铁融资到E+轮,背后不乏启明创投、博将资本等明星机构。

近日,张海莹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对话未来商业》栏目独家专访。她向记者透露,地上铁目前处于盈亏平衡边缘,未来将坚持通过新能源物流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实现长期的盈利目标。

“当前公司重点仍在于持续发展业务,提升业务体量及规模,进一步占领市场心智。未来,不排除有相关资本市场考量。”张海莹表示。

“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

在新能源物流行业,张海莹的名字与“颠覆”紧密相连。她的职业生涯始于动力电池领域,彼时,她曾接触过为电动物流车提供配套服务的工作,这段经历成为她创业的底层逻辑。

2015年,当国内新能源物流车市场仍是一片荒原时,张海莹选择投身创业。“在做动力电池(相关行业工作)时我就有三个判断:一是电动车的效率必然超越燃油车;二是市场需要有人整合分散的配套服务;三是技术成熟度已足够支撑规模化应用。”张海莹回忆。

十年前,新能源物流行业痛点明显——物流企业采购电动车后,面临充电难、维保成本高、残值管理混乱等问题。

“当时的想法是怎么能真正让物流企业把电动车给使用起来,我们怎么解决车辆的使用配套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商业机会。”张海莹表示。经过十年的验证,如今回顾当时的想法,张海莹依然觉得当年选择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简单来说,地上铁通过全面构建“线下+线上”数智化运营服务网络,连接新能源物流车产业全价值链,提供集车辆租售、充储维保、梯次利用为一体的资产运营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实现物流配送“净零”排放目标。

创业第一年,地上铁就抓住了物流高峰期的机会,在当年“双11”为大量物流企业制定了专项服务,围绕客户场景做推广。当时的张海莹跟团队说:“要相信我们在探索一个宝矿,现在只是开了个小口子,咱们拿勺子慢慢挖,后面就是一座矿。”

地上铁的发展历程也深受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政策变化影响。当时,在补贴政策驱动下,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初现萌芽,但行业普遍采用“重资产、轻运营”的粗放模式。地上铁另辟蹊径,首创“车辆租售+充储维保”的一站式服务,将物流企业的车辆持有成本降低30%。

随着补贴退潮,行业进入洗牌期,地上铁又率先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车辆调度、能耗监控、司机行为分析的智能化。到2021年,地上铁与多家头部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市占率跃居行业第一。

十年过去,地上铁也从解决单一痛点的服务商,进化为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构建者。不过,在张海莹看来,商业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同频,这也是地上铁存在的根本。

在张海莹看来,“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据她介绍,地上铁通过开放平台连接车企、充电运营商、金融机构等上下游伙伴,构建起覆盖“选车-用车-养车-管车-回收”的全价值链服务网络。截至2025年1月,地上铁运营车辆规模突破16万辆,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00余城,服务物流企业客户7100余家,服务司机用户超过40万名,建起互联互通充电桩160万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规模壁垒。

图片来源:地上铁微信公众号

资本要求从“快速盈利”转向“可持续增长能力”

十年的创业历程中,地上铁身后明星云集,包括启明创投、博将资本、经纬创投、国家电投、钟鼎资本、中金资本、英格卡集团等。根据官方披露,过去十年,地上铁共完成6轮融资。

地上铁的最近一笔融资,是去年7月9日的E+轮融资。这是继2023年第四季度的E轮融资后,地上铁在半年多时间内完成的新一轮追加融资。至此,地上铁的整体E轮融资总额达近1亿美元。

在与资本接触的过程中,张海莹发现,这两年,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视当前企业在技术创新、绿色环保和全球化布局上的动作。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视,智慧物流的发展也成为资方关注的焦点,资本更希望寻求投资那些能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企业。

“资方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他们期望企业不仅是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策略和全球视野,这也要求企业在运营中实现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海莹向记者表示。她也提到,地上铁一直在积极做出战略调整,并积极满足市场的期待。

张海莹还透露,地上铁在融资中更多考量战略投资人。“我们选择投资者时,不仅看重资金,更看重投资者能为我们带来的战略资源和协同效应。”

当被问及最近更关注哪些行业方向时,张海莹提到,一是数智化能力的研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车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智能化业务系统的开发等,这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都会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第二个让张海莹关注的就是如何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我们不断优化内部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也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获得满意的体验。”

在她看来,新能源只是起点,数智化才是决胜点。当前,物流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油改电”,而是追求全链条效率提升。

数字化、绿色化是物流行业发展必然,将深度探索海外业务

在地上铁的最新一轮融资中,除老股东继续跟投外,一家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旗下风投机构Twin Towers Ventures的参与,引发业内猜测。随着国际资本的进入,地上铁出海的野心也浮出水面。

张海莹提到,目前,东南亚、美洲、欧洲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最具潜力市场。在海外,她和团队已经洞察到电动化的一些痛点,比如产品供应链、车辆选择、残值管理、维保能力以及新能源相关的配套和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不过,她也坦言,对国内的新能源物流车公司来说,出海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国际物流运输、品牌影响力和本土化人才队伍建设等。而另一方面,部分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日益加强,例如在欧盟市场,新能源车企还要面临供应链减碳、供应链尽职调查、知识产权保护等监管压力。

不过,张海莹也向记者透露,地上铁正积极探索海外业务的落地。

“本身我们的客户在海外有一定的业务衍生,地上铁匹配我们的客户探索海外市场是自然的业务选择。当前公司出海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公司计划与整车厂、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合作探索出海机遇,整合各合作伙伴自身资源,实现出海共赢。”张海莹表示。

“我们认同数字化、绿色化一定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上铁的使命就是为物流提供数智化的新能源车服网络。我们相信,在城配物流这个领域,要提供全价值链的服务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张海莹向记者表示。

未来,她希望地上铁可以通过集约化的数字化运营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共享经济的深度融合,更好地赋能国内外物流客户快速实现智慧物流。“我们也相信,在双碳经济的推动下,更多的物流生态都会加入到这样经济环保的物流运输体系中。”张海莹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猪周期回暖难掩隐忧!唐人神去年扭亏,今年一季度再陷亏损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受益于生猪养殖板块盈利,布局饲料、养猪、肉制品全产业链的唐人神(002567.SZ)在2024年扭亏为盈。4月29日,唐人神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43.43 亿元,同比下降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称“净利
2025-04-30 15:06:00

亏了几百亿的日产,开始赔钱卖电车

作者:源Auto 潘卓伦“N7这台车真的不赚钱,但是亏多少不能说。”在4月27日的新车发布会后,东风日产商品规划总部副部长尚顺事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新车不赚钱,准备靠新车同款办公椅补贴。在发布会上,东风日产发布了一款尺寸比天籁略大的纯电动新车——日产N7,售11.99万元起,同时还将N7卖点之一
2025-04-30 11:56:00

全省率先实现办理户籍业务“零跑腿”,济南不断优化户籍政策

户政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2025年济南市公安局在户政服务方面将有哪些便民举措,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4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公安局人口基础支队支队长单金文介绍,截至目前,济南共通过“不见面办理”为全市群众办理业务3.38万笔,收到社会各界好评。单金文表示,去年以来,济南
2025-04-30 10:19: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昨天,泸州老窖发了一个87亿的大红包

4月27日,泸州老窖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约311.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9%;实现净利润约134.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1%。今年一季度,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93.52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45.93亿元,同比增长
2025-04-28 15:18:00

央企联手内蒙古绘制绿色发展新画卷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内蒙古报道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参加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与中国广核集团联合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活动中了解到,中广核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内蒙古这片辽阔的沃土描绘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广核业务覆盖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累计向电网输送绿色电力近800亿千瓦时,有效治
2025-04-28 15:0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