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峡县寨根乡:网格“绣花针”穿起乡村治理“千条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4 17:19: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沈辉 李姗姗

近年来,南阳市西峡县寨根乡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治理作为关键抓手,统筹“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不仅让人居环境实现“蝶变”,更在探索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而持久的动力。

“网”住民生大小事,“格”内服务零距离

寨根乡的网格化治理,核心在于将服务精准投递到村民家门口。该乡党委创新 “党建+网格” 治理模式,建立了村“两委”干部包组、党员联户、网格员与村民结对”的立体化责任体系。这张网,既是信息网,更是连心网。

“清单”服务暖民心。网格员人手一份清晰的“服务清单”,职责明确——医疗社保代办、水电费代缴、政策咨询解答……村民足不出户,日常“琐碎事”便由网格员跑腿代办。方庄村网格员小李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村民办个事要跑乡里,现在只要一个电话或微信,我们就上门收材料去办。”

“脚步”丈量知民情。每周定期的入户走访是网格员的“必修课”。他们穿梭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随身携带的不仅是民情笔记本,更是一颗倾听的心。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宣传党的最新惠农政策、排查用火用电及房屋安全隐患、就地调解邻里土地纠纷……网格员成为感知村庄脉动的“末梢神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将政策送入心坎。捷道沟村村民老温感慨:“以前有点小摩擦,憋着忍着,最后可能闹大。现在网格员常在村里转,有啥疙瘩,他一来,大家坐下说说,气就顺了。”

“闭环”管理解民忧。网格员采集的信息并非石沉大海。该乡建立了高效的民情信息流转处置机制。网格员上报的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迅速流转至相关责任部门或包村干部,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形成“收集-上报-分流-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正是这种“零距离”的贴身服务,让干群关系在细微处升温,为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多元共治齐发力,“要我美”变“我要美”

改善人居环境,非一人一力之功。寨根乡创新构建了“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村民”的多元参与队伍体系,并积极引导老党员、老干部、退伍老兵、大学生等宝贵力量融入其中,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网格员加油干、志愿者争先干、群众一起干”的生动局面。

组织嵌入网格,夯实共治根基。每个网格都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任组长、网格员为骨干核心、村民为主体的环境整治小分队。这支队伍既是宣传队,更是实干队。他们深入每家每户,面对面宣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解读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

机制撬动活力,激发“我要美”自觉。为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政府推动转变为村民主动,寨根乡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奖惩办法》,设立“红黑榜”,定期开展“美丽庭院”、“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评选表彰。方庄新村首次评选,村民老方家因房前屋后整洁、积极参与公共区域清扫而光荣上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奖励。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面子”和“里子”的双重激励,让“要我整治”的被动彻底转向“我要整治”的自觉行动。

银发先锋展担当,余热生辉映网格。退休老党员、老干部、退伍老兵经验丰富、威望高,成为网格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银色力量”。他们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积极参与村规民约宣传和环境监督。桑树村的老支书陈大爷,虽已卸任,却主动担任网格环境监督员,每天清晨习惯性在村里转悠,看到乱堆乱放就及时提醒劝导。“咱是党员,村里变美,脸上有光,得干到老!”陈大爷的言行,无声地带动着更多村民自觉维护家园整洁。

积分量化强动能,小积分撬动大作为

如何让党员和网格员这支关键队伍永葆干事热情?寨根乡探索出一套以积分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常态化激励机制。

“一把尺子”量实绩。该乡党委制定了详细的《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和《网格员积分管理办法》。积分项目覆盖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日常网格巡查走访是否到位、志愿服务参与频次和质量、对困难户的结对帮扶成效、在乡村振兴项目(如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倡导)中的贡献度、牵头或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以及所联系服务群众的满意度评价。

“动态管理”促作为。积分并非年终“一锤定音”,而是实行“周记录、月公示、季考评、年总评”的动态管理。包组干部、网格长负责如实记录党员和网格员的履职情况,量化赋分。积分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和网格微信群定期“晒”出来,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结果运用”激活力。积分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政治激励等紧密挂钩。年度积分高的党员和网格员,优先推荐为各级先进典型;积分靠后者,由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帮助查找不足。这套透明、公正的积分制度,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担当;更如一根杠杆,撬动了党员和网格员立足网格、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持久热情。

寨根乡的实践深刻证明,网格化治理绝非简单的管理单元划分,而是通过织密组织体系、下沉服务资源、创新参与机制、强化动力保障,将治理的触角延伸至乡村最末梢,将分散的力量凝聚成振兴的合力。这根“绣花针”,穿起了乡村治理的“千条线”,绣出了寨根乡生态秀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地振兴新画卷。

相关文章

“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已提前完成

“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
2025-08-21 15:33:00

【身边榜样】谢世猛:村民心中的“解忧组长”

在坪乐镇解放村谢家沟组的田间地头、村民院落,人们总能看到村民组长谢世猛忙碌的身影。自担任组长以来,“听民声、解民忧”便成为他心头最重的责任,肩上最实的担当。提起村民组长谢世猛,村民们无不点头称赞。这位年过五旬依旧扎根基层的“解忧组长”,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心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乡村和谐的动人
2025-08-17 18:29:00

牙克石市绰河源镇:党建红引领治理优 实干路铺就产业金

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促民心聚;民心聚带产业兴。今年以来,绰河源镇以高质量党建作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在精细治理、服务群众、振兴产业的各项实践中把党建优势充分转化成为发展胜势。提升民生温度,重在精细治理。绰河源镇不断深入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
2025-08-17 09:38:00

亚龙共享农庄:在田间地头体验多彩乡村游

【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_今日三亚】位于吉阳区南丁村,有一片缀满热带果实的绿野——亚龙共享农庄就像藏在三亚的“宝藏乐园”,300余亩园子里飘着果香,植被覆盖率高达90%,空气含氧量很高,犹如天然氧吧,能让人感受到自然带来的空灵纯粹。亚龙共享农庄优美的环境吸引游人打卡。这座农旅综合体自2010年开园以来
2025-08-15 15:10:00

文明润心 同富村里幸福多

“咔嚓咔嚓——”剪刀与梳子碰撞出清脆声响,长子县丹朱镇同富村的免费理发室里十分热闹。推开免费理发室的大门,72岁的杨明生一边理发一边与老伙计们唠着家常。理发师老李手持剪刀、梳子,动作娴熟地为他打理头发,碎发簌簌掉进围布。“老杨,新发型一换,接孙子放学时保准被夸年轻十岁!”老李的调侃,引得满屋笑声阵阵
2025-08-14 11:25:00

岑巩县凯本镇: “三措并举”抓实党外干部培养

近年来,岑巩县凯本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要求,将党外干部培养与管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引领强信念、精准培养提能力、激励保障促担当”等举措,充分激发党外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为乡村振兴凝聚智慧与力量。思想引领强信念,筑牢政治“同心圆”。岑巩县凯本镇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外
2025-08-08 14:5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