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许昌一枯井内发掘80余具烈士遗骸?当地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38:00    

近日,河南许昌一枯井内发掘出近百具疑似抗日英烈遗骸的消息引发关注。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4月1日,一名发掘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井内共收殓出80余具遗骸及子弹、皮带扣等物品,有的遗骸头骨上有弹孔。同日,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就此事回应记者称,当地已介入发掘现场保护和遗骸核查工作中,“关于他们是否为烈士,需等待后续鉴定。

▲遗骸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据悉,发掘遗骸的是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英魂回家项目组。该项目组负责人余浩介绍,枯井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镇中冀村,2010年,襄城当地学者发现了枯井埋葬士兵遗骸的线索,2024年,襄城当地志愿者联系到英魂回家项目组。经过前期调研走访确认,项目组于今年2月26日启动遗骸发掘工作。
余浩介绍,由于时间久远,枯井所在地已是一片空地,没有井的痕迹。发掘团队下挖4米多,才看到井壁,顺着往下挖,最终发现了遗骸。遗骸层共有6米多深,有的遗骸头骨上有弹孔,“疑似是伤兵。”除了遗骸,现场还发现了未发射的子弹、皮带扣、纽扣、花露水等物品。

▲现场发现的子弹。受访者供图

余浩表示,由于枯井内操作范围狭小,遗骸收殓起来相对困难。此外,这些遗骸被混合安葬在枯井内,头骨和身体其他部分交错分开,无法在第一时间将骸骨分成独立的个体。
遗骸收殓工作由英魂回家项目组和郑州大学考古实验室周亚威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余浩向新京报记者确认,目前全部遗骸已运至郑州大学实验室,他们将通过骸骨分析和头骨复原技术尝试还原逝者生前样貌,整个工作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月。

▲余浩(右)和郑州大学周亚威教授交流遗骸的情况。受访者供图

余浩称,根据党史资料、民众口述和田野调查,这些逝者极大可能死于抗日战争期间。
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领导及襄城县委宣传部已经介入到遗骸的核查工作中,“对于烈士的认定有一套相关流程,需要等待相关的鉴定工作。”
编辑 | 杨婧轩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新京报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时强调   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   提升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熊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9日下午同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全面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代表工作制度化
2025-04-29 20:16:00

权威发布:70项改革创新项目!威海统战12条措施“同心改革·聚力发展”

4月29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周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其成,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公绪亮,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兆文,介绍《2025年实
2025-04-29 18:23:00

提升工作水平!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举行

29日,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2025年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举行,全市各县(市)区社会工作部,街道、社区书记及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培训会邀请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指导处处长李罡开展专题讲座。李罡围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赋能、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等核心内容,结合典型案例
2025-04-29 17:32:00

宁陕县财政局:多举措提升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质效

本报讯(记者 陈涛 通讯员 周俊湦)今年以来,宁陕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财政工作部署,围绕“规范、高效、精准”目标,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强化监管、提升服务,扎实推进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把好“造价关”。完善制度,规范评审流程。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程序的通知》,细
2025-04-29 10:35:00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曹积龙:扎根基层向上成长

为农户送去技术指导,给群众带来医疗服务,让孩子畅游知识海洋……在“三支一扶”计划支持下,金昌市广大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曹积龙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22年9月,通过甘肃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曹积龙进入永昌县红山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开启了深耕基层、服务农民群众
2025-04-28 17:35:00

最新“蜀道数据”出炉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蜀道,作为中国大地上一个独特的文化与地理符号,承载了中西部地区3000余年的文化积淀与发展历史。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川、陕、甘、渝四省市考古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协同联动,对蜀道全线展开系统性调查与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对金牛道
2025-04-26 15:0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