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什么年轻人会对“特种兵”旅行上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5 17:34:00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特种兵”旅行是近年来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旅行方式。其紧凑程度和体力消耗堪比军事训练,致力于在极短时间内高效打卡多个景点,追求“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玩最多的地方”。“特种兵”旅行需要充沛的体力、无畏的心态和快速恢复的能力,让不少尝试过的年轻人直呼“痛并快乐着”。其爽点究竟在哪儿,又体现出年轻人怎样的生活姿态?

做“特种兵”会上瘾

“真的不能再早出发了,我们多少还是得睡会儿。”张帆开玩笑说。今年2月6日23时,27岁的张帆从云南丽江落地北京,结束了5天4晚、跨越1200公里的云南“特种兵”旅行。“闭上眼睛,云南的星空好像还在我眼前,只要有星星,我好像就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左手拿着衣服、右手扛着相机,随时准备出发去下一个目的地,这就是张帆这一趟“特种兵”旅行的常态。

“演唱会旅行”也是年轻人选择“特种兵”的新模式。今年还在读研究生的王绮瑶就是“演唱会特种兵”的忠实粉丝。因为酷爱看演唱会,王绮瑶会在北京和日本、韩国之间来回飞。没有大把的时间“追星”,王绮瑶就利用周末时间“特种兵”一趟:周六凌晨坐“红眼航班”从北京起飞,早上落地东京,极限安排行程,差不多一整天就能把东京的地标性建筑逛完,周日晚上再看演唱会,结束后乘坐凌晨3点的飞机回北京。

这种夜晚起飞、清晨到达,飞行时间少于正常睡眠需求,让人下飞机时出现“熬红了眼睛”的“红眼航班”,对于王绮瑶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与其说累,对王绮瑶来说,时间安排得当、旅途内容丰富带来的满足感反而更强。“我一想到自己两天做了这么多事、遇到了这么多人,就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为自己自豪。”

在时间与金钱的夹缝中寻找诗和远方

年轻人的旅行故事紧迫、局促,甚至有些疯狂。旅行玩一周需要睡两周来修复,但永远有年轻人对“特种兵”旅行乐此不疲,因为这是属于青春的“超能力”。只有年轻人,才敢如此奢侈地挥霍体力,将一周的精力压缩成两天爆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拥有“只要睡醒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神奇魔法。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特种兵”旅行就是自讨苦吃,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和金钱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上学的时候时间自由但金钱相对短缺,上班以后金钱稍充裕但时间又紧俏。因而,想要满足一颗年轻躁动的心,想要无限探索世界、感受世界,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特种兵”旅行。

最初,这种选择或许出于无奈。就像张帆所说:“选择‘特种兵’肯定是因为匮乏,要么缺时间要么缺钱,但这并不能妨碍我想去追寻晨雾与星空。”预算有限、时间紧迫,只能在夹缝中寻找远方的可能。然而,正是这种被动的起点,意外点燃了另一种主动的热情: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密集的体验,将旅行变成一场青春的燃烧。

旅行目的的变化让年轻人对“特种兵”旅行热情不减。不一定去大众景点凑热闹,但一定要有极限的体验。大学毕业刚工作的丁正周末在家闲不住,周五下班开车到子夜12点才到目的地酒店,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在目的地“过早”。“两眼一睁,点杯美式就开吃。”丁正说,“一天满城跑,炫十几样美食都是基本操作。”

因社交媒体而爆火的一些小众城市,景点资源、交通、食宿等方面都无法长时间留存游客,因此,在几天之内快速结束游玩反而会提高旅行的体验感和性价比。这也是“48小时打卡某城市”等视频内容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流行的原因——既节省了假期时间,又降低了开销。

总之,“特种兵”旅行约等于性价比但又不止于性价比,这更像是年轻人对生活发起的挑战——用最短的时间,精心策划一场“逃离”,对平凡生活“温柔反抗”。

从前的“到此一游”,

今天的“用力活着”

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加适合、适应“特种兵”旅行?

张帆给出的回答是:同伴即战友。“特种兵”旅行,对同行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带着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不合适,带着兴趣不同的朋友也不合适,还得是有着同样目标和价值观的同伴,才能从“极限挑战”中品出“特种兵”的乐趣。“我的搭子们都是冲着演唱会来的,行程基本有80%的重合,这样谁都能玩得很开心,没有互相迁就的感觉。”王绮瑶说。当然,最大的前提是身体条件符合。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住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只睡三四个小时接着徒步暴走一整天。

除此之外,“特种兵”旅行对参与者的技能要求很高。张帆和同行的伙伴都不是第一次去云南,大家都有应对高原反应的经验,对当地环境较为了解,因此,他们才有“左手衣服、右手相机”随时出发的底气。“要是第一次来云南,我肯定没那个勇气和体力来5天奔波1200公里。”张帆说。

曾经的懵懂少年喜欢在旅行途中刻下“到此一游”,但今天,年轻人喜欢“特种兵”旅行并非仅仅为证明自己“去过”某些地方,更多的是在内心深处证明自己“用力地活着”。正如王绮瑶所说,“会让我更有勇气和动力去对抗这日常的平庸”。

如果感觉日复一日的生活望不到头,不如将平凡的生活撕开一道口子,塞进山川湖海、城市烟火,用高强度的旅行,对单调的日常来一场温柔反抗,对自我的生命力来一次重新确认。就像超燃电影《哪吒2》里的经典台词那样: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记者 樊欣阳 王怡静)

原标题:“特种兵”旅行,爽在对抗平庸

相关文章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樊曦)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五一假期运输29日全面启动,自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客流最高峰为5月1日。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意愿强烈,客流呈现出行
2025-04-30 00:00:00

烟火共晨昏,云南边境的旅居桃花源

开栏的话云南,一首写在大地上的诗。当旅行被重新定义, 云南不再是“景点打卡地”,而是让390万人“住进生活”的旅居天堂。人们踏遍三迤大地,在雪山脚下种下理想;推开傣家竹楼,澜沧江晚风吹来创作灵感;荡开一壶普洱,像是喝下整片原始森林的故事……在这里,旅居者不仅找到了诗和远方,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2025-04-29 17:21:00

2小时缩短至40分钟!云南这条高速预计年内通车→

作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与绿春县的重要交通纽带目前,元绿高速公路多个关键节点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路基工程完成约91.85%桥梁工程完成约90.45%隧道工程完成约96.87%预计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元阳到绿春的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缩短至40分钟图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微信公众号元绿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7
2025-04-28 07:42:00

约35万公里,试验成功!我国首次实现→

北京时间23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我国远距离逆行轨道卫星(DRO-A)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标志着我国在深空卫星激光
2025-04-26 15:37:00

中民景赫申请铁合金产品冶炼浇注机及浇注方法专利,延缓铁合金液以及钢包热量流失

金融界2025年4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民景赫(北京)矿业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铁合金产品冶炼浇注机及浇注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19794312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冶炼浇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合金产品冶炼浇注机及浇注方法,浇注机包括:
2025-04-25 13:02:00

中国航天日·航天科幻季暨万达广场首发节活动启动

中国日报4月25日电(记者 赵磊)4月24日,在第10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等指导,人民VR、航天科幻、万达广场联合主办的"中国航天日·航天科幻季暨万达广场首发节活动"在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启动,并同步推出《探月计划 航天展》北京首展。活动以"探索无界
2025-04-25 12:2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