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3:00    

【学思践悟】

作者:连宏萍(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直接表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须加快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解决农业科技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是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紧密结合而成的核心动力引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契合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农业新质生产力高度关注新产业、新人才、新动能,强调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绿色优质,同乡村振兴追求产业兴旺、人才支撑、生态宜居的价值意蕴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当前,数据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创新成果在乡村治理、农业育种、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实践上是紧密衔接的。

培育和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实质就是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建立完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制和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从实践看,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革新农业要素投入的结构,在优化调整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活动注入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并形成新的生产要素。

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比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减少水、化肥等要素投入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的单产水平。

三是丰富农村产业形态。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通过与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结合形成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拓展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开辟新的途径并推动形成新的业态。

四是优化农村治理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应用有效推动了农村社会转型,通过改变农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及生活方式重塑农村公共治理场景。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更新了农村基层治理手段,有效提升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村务信息的透明化和便捷化水平。

五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有助于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农民从事高产值、高收益的工作提供新的渠道。城乡间信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高效流动,能够为农民搭建新型就业场景、提供新型工作模式。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面向农业强国、和美乡村、城乡融合等发展目标,我国亟须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面向未来农业发展新趋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未来农业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支撑,以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应用前沿科技改造农业生产方式、要素组成、发展模式的高度发达的农业发展阶段。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标志的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将是未来农业角逐的重要阵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瞄准世界农业发展前沿,以突破良种繁育、智能农机等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为重点,应用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农业重大科技难题攻关队伍,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抢先研发原创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引领成效强的重大前沿成果,全面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坚持生态优先,建立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一方面,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以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为支撑构建长期可持续的农业生态发展新模式。另一方面,针对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快突破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技术短板,深入挖掘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路径,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其他产业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优质高效作为农村引进和培育相关产业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农业资源保护体系,激活农村绿色生产力。

推进新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前沿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新型基础设施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前提,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充分释放农村投资和消费潜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服务能力,为应用和转化前沿科技成果提供必要载体。应着眼于城乡间、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合理推进水、电、气、路、网络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促进数据共享与应用。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支农强农新型劳动者队伍。人才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直接动力。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加强农民技术素养培育,应用互联网平台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等形式推进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打造一支思想开放、技术过硬的职业农民队伍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瞄准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的主要短板,集中力量开展专项人才培养工作,为农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乡村全面振兴储备人力资本。通过政策引领、市场配置等形式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回流,创新人才利用方式,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兴农、人才强农的作用成效。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1日 06版)

[ 责编:王蕾 ]

原标题:《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董思韵

来源:作者: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数字中国发展情况如何监测评估?相关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公布

“2023年、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分别为136.03、150.51,同比增长达10.10%、10.65%。”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测算情况。据胡坚波介绍,自2024年10月以来,该院会同国内多家高
2025-04-30 11:19:00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实干担当撑起劳动者维权保护伞

“您好,我是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的工作人员,请问您于3月27日扫描‘欠薪找我’二维码在智慧劳动监察系统反映的拖欠工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近日,市人社局劳动监察科工作人员对今年受理的欠薪线索办理情况进行了电话回访。近年来,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人社局想实策、出实招、办实事,推行
2025-04-30 07:48: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千年古村焕新颜,单县三官庙村打造齐鲁样板文旅小镇

在鲁西南大地上,一座千年古村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山东省单县北城街道三官庙村,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绘就一幅“文脉传承、产业兴旺、乡风醉人”的文旅融合画卷。千年古庙续文脉 文旅小镇展新姿三官庙村因唐贞观年间所建三官庙得名,古庙历经1500余年风雨,殿内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静默
2025-04-29 09:40:00

伊朗外交部:保留铀浓缩技术是伊核问题谈判“红线”

当地时间2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留铀浓缩技术是伊朗在伊核问题谈判中的“红线”。巴加埃表示,根据阿曼的安排,下一轮伊朗和美国的核问题谈判定于5月3日举行,三方将共同确定谈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他强调说,解除美国的制裁符合伊朗人民的最大利益,伊朗不会对实现该目标施加任何限制
2025-04-29 07:52:00

龙潭区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助教” 公益活动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来源: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_义务教育】图为:捐赠仪式图为:赠送书法作品及奖牌图为:苗区长讲话图为:会议现场4月24日上午,在龙潭区进修学校二楼多功能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旨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乡村振兴-科技助教”公益活动捐赠仪式。龙潭区政府副区长苗春红、吉林市山东商会执行会长邓文瑜及相关商会成员、龙
2025-04-29 04:1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