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革命并非单极叙事,多元竞争才是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7 00:13:00    

周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2025年3月,在被称为“AI界超级碗”的英伟达GTC大会上,从Blackwell Ultra GPU的发布到Rubin架构的预告,从硅光交换机到开源机器人模型,英伟达的技术矩阵不仅揭示了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更预示着全球产业链即将迎来的深度重构。

自年初DeepSeek火遍全球以来,“算力平权”成为了科技圈热词。算力平权旨在通过技术优化和资源普惠,降低算力获取门槛,但AI智能体(Agentic AI)的复杂性(如多步推理、工具调用)导致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根据黄仁勋在GTC大会的预测,AI智能体的推理需求较传统模型高出至少100倍,甚至可能达到数百万倍。这种矛盾推动行业探索更高效的算力分配模式,例如通过边缘计算降低延迟,或通过算法优化减少冗余计算。

这种需求跃迁直接驱动硬件架构的革新。此前英伟达发布的Blackwell Ultra GPU,宣布将推理速度较上一代提升50%。但硬件升级仅是开端,操作系统也是关键,通过动态分配GPU资源,在运行DeepSeek-R1模型时将单卡token生成量提升30倍。这标志着算力竞争已从单纯堆砌硬件转向“算法—硬件协同优化”的新阶段,云计算厂商(如AWS、微软)通过弹性算力租赁满足中小企业的平权需求,而硅光技术则从底层降低算力成本。

可以看到的是,AI智能体的落地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在硬件层,英伟达与台积电、康宁合作的硅光CPO交换机,能效提升3.5倍,为百万GPU集群扫清网络瓶颈。这种技术卡位使其在数据中心市场形成“芯片+光通信”的双重壁垒。而AMD、谷歌TPU阵营则通过定制化芯片争夺边缘计算市场,如高通AI引擎已大规模渗透至工业机器人。

软件与服务层的变革则将更为剧烈。开源机器人模型Isaac GR00T N1的发布,将人形机器人开发周期大幅缩短。富士康通过该模型构建虚拟工厂,实现生产线数字孪生,这正是“物理AI”落地的典型场景。与此同时,英伟达与迪士尼、DeepMind联合开发的Newton物理引擎,通过超实时触觉仿真,将机器人训练效率提升70倍。开源生态的繁荣,正在催生无数中小型AI智能体开发公司,形成“巨头定标准、长尾做应用”的新格局。

当然,这对许多传统行业而言会带来颠覆与深度融合。首先是劳动力的转型升级,AI智能体可以完成电商、客服等领域的基础工作,但同时将催生“人机协作”新工种(如AI训练师、系统运维)。其次是供应链重构,具身智能推动机器人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环节,中国厂商(如绿的谐波、宇树科技)正加速扩大市场份额。汽车企业利用协作仿真平台,可以有效缩短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周期,并通过AI优化焊接工艺;在医疗领域,一些医疗仿真平台应用,正使X光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升,有助于破解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难题。这些案例证明,AI智能体不再停留于虚拟世界,而是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深度介入实体产业。

毫无疑问,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的叠加,正催生新一轮产业风口。硅光与量子计算成为基础设施升级的核心。机器人开源生态则引发“安卓时刻”,Isaac GR00T的开源使开发者可基于定制数据训练专用机器人,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同样值得关注。深圳宣布2025—2027年落地50个十亿级具身智能场景,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已聚集120家人工智能企业,未来集聚企业将超2500家。这种“政策驱动+资本聚集”模式,可能重构全球AI产业链地理分布。

繁荣背后也存在巨大的变数。Blackwell Ultra的液冷系统使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增加,人形机器人量产成本仍需大幅下降才能突破市场临界点,DeepSeek等开源模型以1/10成本实现同等推理性能,正在动摇英伟达的定价权。如何在技术领先与生态开放间取得平衡,将是巨头们面临的核心挑战。

已经过去的GTC 2025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AI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从“工具智能”到“行动智能”的跨越,本质是AI与物理世界接口的质变。英伟达通过“芯片+软件+生态”的三位一体布局,试图成为这场变革的基础设施提供者。但产业革命从来不是单极叙事,开源社区的创新活力、传统巨头的转型决心、政策红利的区域差异,正在共同绘制一幅多元竞争的未来图景。

“AI工厂不是终点,而是新世界的起点。”当百万GPU集群开始思考,当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当硅光子穿透数据中心铜墙铁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狂飙,更是一个文明级工具的重生。这场始于算力的革命,终将重新定义人类与智能的共生边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伊朗外交部:保留铀浓缩技术是伊核问题谈判“红线”

当地时间2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留铀浓缩技术是伊朗在伊核问题谈判中的“红线”。巴加埃表示,根据阿曼的安排,下一轮伊朗和美国的核问题谈判定于5月3日举行,三方将共同确定谈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他强调说,解除美国的制裁符合伊朗人民的最大利益,伊朗不会对实现该目标施加任何限制
2025-04-29 07:52:00

保时捷预计全年营收370亿-380亿欧元 低于此前预期

【保时捷预计全年营收370亿-380亿欧元 低于此前预期】财联社4月29日电,保时捷预计全年营收370亿-380亿欧元,公司原本预计390亿-400亿欧元左右;预计全年汽车EBITDA利润率16.5%-18.5%,公司原本预计19%-21%;预计全年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运营利润率6.5%-8.5
2025-04-29 01:36:00

AI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一汽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邓志华 张诗淼在AI重构生产力的浪潮中,工业制造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近日,中国一汽积极主导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迭代开发,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流程,率先引入物流拣选与搬运场景,开启了“AI+制造”的深度实践。据了解,为让人形机器人能在复杂的物流区
2025-04-28 16:22:00

中国银河证券章俊:资产重估重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

马静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局势中,地缘冲突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本质是贸易单边主义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阴影。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与庞大内需市场的坚实底气,以强硬姿态有力反制。如今,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传统产业转
2025-04-28 15:4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