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市市长龚正:聚焦“五个中心”建设主攻方向,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6 10:23:00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2023年11月底、1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亲自为“五个中心”建设逐一把脉定向、科学精准指导,要求上海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龚正(上海市市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去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力提速,取得新的成效。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实现全球城市排位新提升;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继续处于全球城市前列;口岸贸易总额达到11.07万亿元,稳居全球口岸贸易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第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上海—苏州”集群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五。

(一)加快国际经济中心建设,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强工业互联网应用和绿色工厂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两个转型”扎实推进。持续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深化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支持六大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持续推动未来产业布局建设,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方向,持续打造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应用场景和高质量孵化器,一大批前沿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四个体系”持续完善。在增强安全可控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科创板八条”,实施“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着力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丰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实现上市,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着力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法巴证券等一批金融对外开放项目获批设立,持牌金融机构总数增加到1782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超过30%。着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配合推进国际领先的支付、清算、结算、登记、托管体系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全球网络不断拓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试点应用持续深化。

(三)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链接全球能力深化拓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强化链接全球平台建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第七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800.1亿美元、七年来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支持发展贸易新业态,全国首家二手汽车保税维修规模化运作、首例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保税再制造业务等试点落地,全市离岸贸易规模同比增长73.2%。优化贸易制度体系,增值电信、医疗等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率先落地,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等领域数据跨境流动一般数据清单发布实施。

(四)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航运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持续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上海连续5年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三。大力发展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实现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在沪裁决,全国首个航运指数期货上线一年多以来运行平稳、成交活跃,累计成交额超过4万亿元。推进海空枢纽建设,小洋山北作业区、浦东国际机场四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罗泾港区改造一期建成投运。深化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上线运行,上海港实现国内首次绿色甲醇燃料“船到船”同步加注,上海港—洛杉矶港、上海港—汉堡港等绿色航运走廊加快建设。

(五)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实现新突破。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科创和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在沪国家实验室落实“总平台、总链长”定位,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探索建立战略科学家主导的管理和选人机制,承担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和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实施新一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200.7亿元、增长7.2%。优化创新生态,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推进张江高新区、“大零号湾”等创新载体建设,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57.9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

上海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坚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持续强化“五个中心”建设的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记者王永前 杨金志整理)

空中俯瞰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西岛中银金融中心(2024年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来源:3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龚正(上海市市长)

编辑:李争

编审:魏丽英

相关文章

上海市总工会“五一”期间推多项重磅活动 全城致敬劳动者

中工网讯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上海市总工会准备了多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全市劳动者致敬。从云端小屏到户外大屏,从穿越城市上空的无线电波到地铁广场里的集中展示,今年“五一”期间,整个申城都将被浓浓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围绕
2025-04-30 08:21:00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西岸美术馆上新!蓬皮杜开启“新风景”,大卫·霍克尼带你走“瓦格纳之路”

4月28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新一轮五年展陈合作首个常设展“重塑景观”开幕。同时开幕的还有特展 “建造上海:1949年以来的建筑、城市与文化”,以及沉浸式艺术展“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西岸美术馆以全新的姿态,迈入一个更具前沿性与开放性的阶段。杜布菲作品《幸福的乡间》蓬皮杜中心主任罗朗·乐朋
2025-04-29 07:35:00

奔跑的力量

4月23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奔跑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报纸版面截图。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坚持实干为要,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全媒体专题报道——“在这里,感知经济脉动”,瞄准短期之“形
2025-04-28 19:07:00

脑机接口迈向规模商用 亟需破解生物相容性难题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陈洲)左手丧失活动能力的少年靠“意念”指挥机械臂重新唤醒沉睡的肢体;在广东中山,测试人员头戴脑电波采集设备,在不使用双手的情况下,“脑控”着无人机稳定飞行……当“意识流”转化为可传输、可解读的“数字信号”,脑机接口这项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正在掀起一场碳基
2025-04-27 19:09:00

直击沪农商行业绩会:连续五年不良率低于1%,下一步将聚焦四个“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百年老店’,稳健是上海农商银行最大的特色。”在沪农商行(601825.SH)近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徐力表示。徐力用“六个稳”全面回顾了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在收入盈利、业务规模、资产质量、股东回报、品牌形象和战略策略方面的稳
2025-04-27 18:5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