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研发空间大、市场更灵活,他们这样实现循环包装出海新范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6:05:00    

上海民营企业经济贡献大、覆盖领域广,创新活力也十分强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共12202家,其中民营企业占83.4%。

作为一家创新型民营企业,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出海发展新方式。日前,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5(第十届)物流技术大会上,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廖清新发表了《从产品到场景到产业----循环包装“新质出海”进化论》的主题演讲,结合企业十余年全球化实践,讲述了在循环包装产业的前沿探索,引发了热议及业界广泛关注。

延伸研发投入能力和空间

作为中国循环包装产业数字化和低碳化开拓者,早在2010年,廖清新就带领团队积极开启循环包装全球化实践探索,成为行业最早进行全球化布局的公司之一。

结合企业十余年的全球化经验等数据,廖清新归纳出了三种出海类别:产品型出海,有着成本优势,以价格取胜;场景出海,核心特点是具备解决方案能力,满足某种新场景的需求;产业出海,伴随着产业颠覆与变革而诞生,以整体产业升级换代为视角,形成先发优势,并推进本地化制造布局。

中国企业的出海秘籍是什么?他发现了“微笑进化曲线”规律,即成功的出海企业往往以生产制造能力为抛物线底端出发,长期坚持向左右两侧投入资源。“左边是叠加研发能力,从产品研发到场景研发到产业研发,右边是与研发相匹配的经营、管理、人才等体系化建设,从而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场景出海到产业出海的模式进化。”

廖清新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把掌握定价权作为努力目标,让企业具备持续研发投入的能力和空间。

企业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往往还具有两项特征:锁定“双长周期”(研发周期长、产品生命周期长)细分领域,并优先选择一线发达国家市场作为出口目的地。廖清新指出,产业研发时间投入越长,产品生命周期就越长。对于产业出海企业,需在硬件和软件研发的同时,强化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程、工艺、产线、自动化等方面的投入。更长的研发周期将带来更久远的生命周期,出海“新三样”就是“双长周期”的典型代表。

拓展更宽更灵活的市场

廖清新认为,中国企业出海理念正从价格到价值,再到价值观迭代进行演变,也要求企业为之努力。

企业要构建横纵融合的产品力。为了构建强大的产品力,企业需要逐步构筑企业纵向能力和横向能力,并将两者融合形成复合型产品力。纵向能力包括工业设计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工程技术能力、物联网硬件能力、软件能力、数据与AI融合应用能力、智能制造能力等;横向能力包括市场洞察、产品定义、营销方案、商业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以及研发资源协同和项目进度管控等能力。

横纵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针对人才和人心的融合过程,企业需要经历多次“从战略到细分市场、到大客户、到订单、到利润的分享”的商业闭环,积小胜为大胜。

在他看来,任何一项核心新技术的诞生都需要有全局谋划面向全球的专利集群的决心。构建专利集群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必须将“战略、市场、技术、专利以及大客户合同”进行商业闭环。还得需要向上兼容的工程能力,既可以输出到中东、东南亚及南美市场,也可以输出到欧美、日韩等市场,核心挑战在于识别出不同区域工业化程度的差异。中国企业具备“敏捷+长效”的递进式的工程兼容优势,在内部流程上要实现对两种工程能力运用的无缝衔接与兼容。

从产品到场景再到产业

作为一家扎根上海的企业,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企业发展。早在十多年前,箱箱共用便率先开启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布局。伴随全球绿色化浪潮,企业海外营收持续增长,去年同比增长100%,海外营收占比超40%。

在国内,企业打通原创设计、智能制造和循环运营的全产业链。其在江苏和浙江投资建设总计60,000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基地,凭借全链条智能化与数字化能力,打造了中国首个智能包装循环服务平台,投资了200万套智能循环包装资产,并围绕核心产业经济带部署了2500家上下游服务网络,覆盖食品饮料、化妆品、非危化学品、汽车及家电零部件、生鲜冷链等近40个细分场景,使包装循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基础设施。

在海外,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了稳固的产业基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近千项技术储备和专利布局,完成146项PCT国际申请,其中60%以上为高价值专利。目前,箱箱共用的智能循环包装技术和场景解决方案已落地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多个一线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还构建了“中国研发+海外制造+海外专利+市场共建”的反向OEM模式,走出了一条从产品到场景再到产业的进化路径,成为绿色出海的典范。

廖清新表示,要赋能合作伙伴做增量,并且用自身的技术和效率的硬实力以及信用和创新软实力更好地实现对方的利益和期待,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上继续书写新篇章,共同推动民营企业迈向新的高度。

相关文章

亏了几百亿的日产,开始赔钱卖电车

作者:源Auto 潘卓伦“N7这台车真的不赚钱,但是亏多少不能说。”在4月27日的新车发布会后,东风日产商品规划总部副部长尚顺事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新车不赚钱,准备靠新车同款办公椅补贴。在发布会上,东风日产发布了一款尺寸比天籁略大的纯电动新车——日产N7,售11.99万元起,同时还将N7卖点之一
2025-04-30 11:56:00

上海市总工会“五一”期间推多项重磅活动 全城致敬劳动者

中工网讯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上海市总工会准备了多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全市劳动者致敬。从云端小屏到户外大屏,从穿越城市上空的无线电波到地铁广场里的集中展示,今年“五一”期间,整个申城都将被浓浓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所围绕
2025-04-30 08:21:00

起步早、生态好、政策足!模速空间“C位出道”的阶跃星辰点赞“模都”

4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记者获悉,在“模速空间”展馆中,上海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阶跃星辰演示了旗下基础大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基础大模型起到重要作用,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阶跃
2025-04-29 23:26:00

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下,生物医药行业如何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
2025-04-29 17:16:00

西岸美术馆上新!蓬皮杜开启“新风景”,大卫·霍克尼带你走“瓦格纳之路”

4月28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新一轮五年展陈合作首个常设展“重塑景观”开幕。同时开幕的还有特展 “建造上海:1949年以来的建筑、城市与文化”,以及沉浸式艺术展“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西岸美术馆以全新的姿态,迈入一个更具前沿性与开放性的阶段。杜布菲作品《幸福的乡间》蓬皮杜中心主任罗朗·乐朋
2025-04-29 07:35:00

奔跑的力量

4月23日《广西日报》刊发文章《奔跑的力量》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报纸版面截图。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坚持实干为要,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全媒体专题报道——“在这里,感知经济脉动”,瞄准短期之“形
2025-04-28 19:07: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admin@99-bm.com Copyright © 99便民 鲁ICP备19046937号-5